隨著網路科技爆炸性發展,不僅資源獲取的管道日新月異,也更加唾手可得。在全球疫情肆虐下,避免人與人的接觸與連結,故對於網路的教學資源日漸重視與優化,使每位教師與莘莘學子可以避免實體見面的情況下,達成不中斷的學習目標。或許大家都在歌頌網路科技帶給大家的應變性、便利性與多元性時,但僅靠網路上的教與學,是否就能滿足每個人攫取自己有興趣知識的渴望嗎?而網路資料如雪片般闖入我們的大腦,即使吸收、釐清與統整後,就代表我們對於某個領域的足夠了解嗎?若僅當閉門秀才,未搭配實際走訪探索,是否足夠了解呢?現今疫情流感化、國內旅遊限制與各國邊境管制放寬的政令下,重啟每個人到處走訪、旅遊與探索等目的的自由,在此情況下,既有所聞,又有所看,是否能代表我們真的足夠了解嗎?本文欲提出從媒體再現下所形成的刻板印象作為出發點,進而提及影響教師本身的知識結構,透過課程設計後,再複製其刻板印象至學生身上,而本身卻不察,往往忽略到很多錯誤的攫取資料方式與看待事物的方法,最後再提出結論與自我省思供讀者參考。
大眾媒體為社會化的管道之一,也為每個人最常接觸資訊的管道之一。近年來因為自媒體等各類相關媒體的興起,促使每個人的媒體近用權有更一步實踐與發揮,讓大眾有更多元的方式可以獲取新知,卻也警惕大眾極需要具備媒體素養,即慎明思辯,而非人云亦云即為真理真相。疫情肆虐下,對於媒體傳遞知識的重要性日漸提升,可若我們僅當閉門秀才,可能就容易淪為媒體再現下的產物,基於媒體本身的片段性與偏好性等因素,皆會影響閱聽人對於事物的看法與評價,同時若使用媒體不當,又可能造成假消息遍布、假新聞亂竄的恐怖現象,造成社會問題產生。若身為教師,在課程設計上,若錯將假知識當成真理,再傳授與學生,是否更深化刻板印象、微歧視,甚或是歧視現象呢?
疫情導致國人無法周遊列國,轉而向國內旅遊與參訪,即代表可以踏出課本、網路與家門,實際走訪並探索知識,一解百聞當中不解或不足之處,進而透過真實性了解當中的迷人之處,可若我們對於許多事物以「觀光凝視」的視角,卻未曾去針對其脈絡了解,是否辜負了此次的旅遊或參訪?更進一步說,就文化角度面觀之,消費世代導致的文化商品化現象,若我們無法辨別清楚誰為「主體與客體」或每個人皆為各自文化的「主體」時,皆以「我以為、我認為」去看待,是否就會導致刻板印象、微型歧視與歧視現象產生呢?甚或者會產生誤會而導致族群分裂呢?由此可觀之,「見」也不一定是好的。
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旨在說明無論是文本或是網路資料,終究還是需要事必躬親、實際探查才能學習更透徹,而本人認為需要多加個前提為「必先利其器」,白話文而言為「做的方法才是成敗關鍵(如何做)」。現代社會資訊垂手可得,但副作用為易於接受到錯誤的訊息而不自知,故初始階段即應該盡量降低假資訊的可能性,這極度仰賴教師的素質,接著是透過實際探訪來加深對於其整體脈絡的了解,降低媒體再現所造成的不客觀性,接著再透過課程設計的方式,仔細小心的處理各種議題,再透過複合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引發動機、參與學習,最後獲得這方面的啟發,進而更願意去挖掘知識或觸類旁通地加深加廣的自主學習,才是一個較為適當的教學過程,當然,現今更強調教室外的學習,故身為設計與安排課程的教師更需提醒自己與學生,應該用一個正確的視角去看待各類事物、文化脈絡等。
故百聞與一見並無孰優孰劣,而是應相互搭配,在「正確使用」下才能相得益彰,那將如何融合課程與實踐,更待各位優質教師去思考與創發。
*作者為台灣大學師資培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