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講一個我創業時候的小例子,1989年,我和四個朋友第一次去香港,安排住當時最好的酒店「君悅酒店」,這家酒店在香港老會展中心,上面四棟塔樓,一個是君悅,還有海景酒店和寫字樓,四棟樓在11層的地方做了大概2萬平方米的露天綠色平台,環境做得非常好,有兩個露天泳池,酒店的人經常去那兒休息。我們白天去了一次,感覺很好,晚上大家又去。那個時候覺得香港太偉大,大家聊天,我說看了振奮,這一輩子一定要奮鬥到有這樣一棟樓。
我的朋友黃先生講,王健林你知道嗎?這要有很多錢,那時候得 20億元。我說我現在雖然剛幹房地產,幹到退休20年、30年,還混不到一棟樓嗎?大家一笑,以為是一個笑話,那時候萬達一年目標100萬元利潤。但是由於有這種志向,為之奮鬥努力,我們其實沒用很多年,1993年我們就有了自己的第一棟大樓,這棟大樓比香港的小一點。到今年有多少棟樓?到今年開業80多家購物中心、50家五星級酒店等等,我們持有物業今年1,800萬平方米,明年我們大概達到2,200萬平方米。
做到這個行業前五名的都是美國公司,美國國土大,人口多。這些公司歷史最短的80年,長的100多年。還是要感謝國家有這麼大的區域,而且國家的經濟每年8%、9%的速度在遞增,我們等於搭上這班快車了,8%、9%與國家同步增長。
如果當時沒有這個志向,可能就沒有今天。當然成功有很多因素,不是只有志向就能成,有志還要經過若干環節,比如方向正確、得敬業,還得有一定的聰明程度,還得有人才、有社會資源整合能力等等。但是最基礎的基因就是有志向,這個志向有多大決定今後發展多大。如果你的志向是最低層面的,在中國做兩三億元足夠花一輩子,很多企業是這樣子。企業家賺幾個億基本退出江湖,這樣不是不可以,這是相當多人的選擇。
文化產業:一個沒有天花板的行業
創新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市場競爭優勢,為創新而創新會誤入歧途。比如美
國著名的銥星公司,發射了六十多顆通信衛星,覆蓋全球95%以上區域,手機信號非常好,但創新太超前,導致話費十分昂貴,客戶寥寥無幾,運營幾年就因為支撐不下去破產。這個案例說明創新要適度,能獲得市場競爭優勢的創新才有意義。萬達文化產業創新已形成三方面競爭優勢:
一、規模優勢
市場競爭條件下,規模本身就是優勢。大企業不一定強,但不大的企業肯定不強,規模不大就不可能在市場上有話語權。萬達投入的文化產業項目規模都非常大,像武漢中央文化區在建的電影科技樂園是全球唯一,「漢秀」劇場世界規模最大。萬達電影院線今年開業超過1,000塊銀幕,規模亞洲最大。大歌星今年開業量販式KTV將達到63家,中國行業第一。萬達的中國字畫收藏在國內也是絕對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