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年」也被韓國偷走了?大英博物館推特遭中國網民炎上

2023-01-24 13:00

? 人氣

「從來沒有什麼農曆新年,一直都是中國新年,幾千年來都如此。」一名網友寫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國演員王鶴棣也因此遇到麻煩。當他所創立的個人服裝品牌「D.Desirable」在Instagram上發佈新春祝福時,使用了「Lunar New Year」一詞,他的帳號很快就被憤怒的中國網友佔領。

該品牌很快刪除了帖子,並重新發佈了一條寫有「Chinese New Year」的帖子。

而在另一邊,韓國女子音樂組合「NewJeans」成員Danielle則面臨完全相反的危機。當這名韓澳混血歌手在留給粉絲的訊息中使用了「Chinese New Year」一詞後,她馬上受到韓國網民的猛烈抨擊。

Danielle隨後在一份道歉聲明中寫道:「農曆新年是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節日,我的表達是不恰當的,我正在深刻反思。」

芝加哥大學政治系教授楊大利(Dali L. Yang)對BBC中文說,該爭議是背後是多元文化和跨國背景下的文化敏感性問題。

「雖然在漢族地區是陰曆(實際上是農曆)新年,但生活在非漢族地區和其他國家的人們可能有不同的傳統和文化,這些傳統和文化自然需要一些認可。」他說道。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也持類似看法。他對BBC中文表示,農曆新年是一個廣義的術語,「描述的是慶祝的時期,而不是所做的事情」。

他認為,儘管農曆新年源自中國,但在各個地方的慶祝活動都有所不同,因此便會產生不同的稱呼。

「例如,越南曆法將明年視為貓年,其他地區則是兔年。 慶祝活動也可能發生變化。日本在明治維新期間便把他們的新年不再依照農曆進行。」莊嘉穎說道。

Vietnamese celebrates Lunar New Year
越南也在慶祝農曆新年,但不同於其他地區,人們慶祝的是貓年。

2019年,澳大利亞雪梨市政府宣佈,將把當地的「中國新年」改為「農曆新年」。當局表示,改名是為顧及各國人感受,以使該節日更具包容性。此前,該市的韓國、越南等非華人社區一直呼籲進行更名。

「文化盜竊」?

由於中國和韓國之間深厚的歷史淵源,兩國網友近年來因文化歸屬大動干戈的案例也不止於農曆新年。雙方經常在網路論壇上指責對方進行「文化盜竊」,有時伴隨著謠言與兩國都有的民族主義情緒。

例如,中國網路上一直有「韓國人搶注端午節」的傳言,但實際上,韓國向聯合國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是韓國江原道江陵地區一項具體的慶祝活動——江陵端午祭。

去年,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一名身穿傳統朝鮮族服裝的女性表演者作為中國少數民族代表,在一個傳遞中國國旗的環節中出現,這在韓國引發軒然大波。

韓國政界及公眾批評稱,這是相當於主張韓服為中國文化。中國回應稱,中國各民族代表身穿傳統服飾出席冬奧會開幕式是「他們的心願,也是他們的權利」,同時重申有關服飾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2020年,韓國和中國還就泡菜的國際標準歸屬問題展開口水戰。

「我認為這裏有太多的民族主義,可能受到社交媒體的推動。」莊嘉穎說。「涉及傳統、歷史和民族主義的更激烈的政治爭論正在加強人們對聲索社會和文化標誌的必要性的信念。」

不過,莊教授表示,這不僅是在韓國和中國之間,東南亞等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爭端。例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的民眾之間也存在關於某些菜餚和民歌起源的爭論。

「但這些爭論往往比較溫和——可能反映出這些國家之間的摩擦和緊張局勢較少。」他說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