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印尼的新「習安會」周四(4月23日)是日本各大報的重點內容。與周三晚日本各大電子傳媒重視這次習安柔和會談的樂觀角度對比鮮明,各大報對新習安會的廣泛看法是兩首腦「演出」柔和的背後隱藏「陰霾」的悲觀分析。
政治主張幾乎對立的《產經新聞》和《每日新聞》周四都不約而同地指出,習近平周三與安倍30分鐘會談前的笑容握手的確給人印象深刻,但都關注到在印尼峰會上中日首腦在對方演講時退場所顯露的問題。
「掩耳」走向會談
《產經新聞》詳細報道說,周四上午在印尼紀念萬隆會議60週年的大會上,當大會主持人宣佈演講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時,一直在會場上聆聽各國首腦演講的習近平不但起身、退場,而且表情「彷彿」去年11月在北京與安倍會談時的冷漠。
《產經新聞》說,「中國把安倍演講視為今夏發表的《安倍談話》基礎,十分關注。安倍儘管是說繼承《村山談話》與《小泉談話》的以往立場,但也表明了不考慮照搬過去首相談話文字的想法」。《產經新聞》分析說,「中國不滿意安倍演講內容,對默默聽就會大失面子的習近平來說,是一種難以忍耐的屈辱」,分析還說「安倍演講中說『萬隆會議上,先人們的智慧是法治不分國家大小的維護國家尊嚴內容』是牽制在南海等試圖以力量改變現狀的中國」。
展示改善關係
《每日新聞》則分析說,「中日首腦雖在演講中迴避直接批評對方,但在對方演講時退場看來是為了下午習安會能暢順所做的顧慮」。分析說,「舉行日中首腦會談是日方要求,這是安倍為了26日訪問美國,有必要向內外展示日中改善關係的印象」,分析還引述當天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東京也說過「對日美兩國來說,亞太地區和平與安定極為重要,日中向這個方面推進,(美國)會受到歡迎」。
《每日新聞》認為,「中國沒有緩和對安倍政權的警戒感,中方回應首腦會談的要求是想確認安倍對歷史問題的想法」,不過也指出「對日關係被認為是中國領導人權力基礎的晴雨表,推動包括軍方在內的反腐運動來鞏固權力基礎的習近平,看來是再次審視對日強硬的一邊倒政策,摸索能坦率交換兩國間課題意見的關係」。
傳媒意見分歧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中國回應日本建議的首腦會談,存在對慎重加入亞投行的日本懷柔因素,也考慮到在安倍發表《安倍談話》前,這次可能是最後見面的機會,如果安倍屆時不理會中方要求的歷史認識立場,中國外交部消息來源說,『中方將採取更嚴厲應對』」。
日本各大報周四對安倍大會演講內容也是或稱讚或與批評或質疑。《產經新聞》以社論表明讚賞、《朝日新聞》社論批評安倍忘記自己說過「未來與過去不能分割」的話,指出安倍沒道歉的立場在國際上行不通,而《讀賣新聞》的社論提出「首相演講怎樣與70週年談話掛鉤」的疑問,指出「演講不足之處是歷史問題,首相下周訪美、6月出席發達國家峰會、7月研究《安倍談話》的懇談會提交報告書,日本與有關各國合作不斷,有必要作出適當的政治判斷。而日中歷史認識鴻溝很深,也還有亞投行、領土糾紛等眾多懸案」。
撰稿:童倩 BBC中文網日本特約記者
責編:蕭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