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王乙康在新加坡教育經費分配,同是採取「國家理性」為前提,為節用國家教育經費,2018年在新加坡的國際研究生的學費津貼皆取消,而在公民教育上,也是王乙康透過教育政策用力灌輸國家理性與愛國主義到新加坡學生的地方,直言新加坡教改中的價值觀教育仍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重點,並嘗試將德育與公民教育中的國家理性與愛國主義結合,強調「我是新加坡人」的愛國主義與國家認同教育,並在結合以雙語教育基礎讓新加坡學生以母國新加坡為中心點去更深刻地認識國家、社會、區域與整個社會觀的認識,而在推動新加坡的教育改革,除學習美國翻轉學習、翻轉教師等原理,但美國教改不認同「補習」,以及新加坡國內有為解決學生間成就差距(achievement gap),提出「禁止補習」的倡議,但王乙康仍堅持以新加坡國家理性所指導的「保底不封頂」的教改原理,為「補習」合理化,認為「禁止補習」不符合新加坡教育制度的理念。
而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也觀察到,因應全球科技讓企業發展瞬息萬變,失敗是常有之事,依據國家理性,新加坡的教育必須轉向,轉為培育能夠承受失敗後再站起來的人才,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觀察到在新加坡學校系統後來成功的人士,能夠從高競爭壓力中真正脫穎而出的,是那些失敗後爬起來的人,不是以往新加坡學校追求的成績都很優秀、有很好的推薦信、有豐富的實習經驗,或在學校各方面成就百戰百勝,對身為新加坡教育部長的王乙康而言,新加坡教育改革是鼓勵新加坡學生去學校應該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嘗試,允許失敗,重要的給新加坡學生從失敗中學習的機會,從失敗中得到更重要的,可以面對世界競爭的實用能力,而不是沉溺在全國狂熱追求一路一帆風順,各項學習數據優秀,從未經歷失敗的學生,王乙康指出:「新加坡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降低對學業成績的重視程度,轉而重視堅韌精神的培養。」
在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充滿國家理性的演講修辭,提及:「建國時期我們為了讓各民族之間能夠溝通,選擇了學習共同的語言。如今每個人都掌握英語和自己的母語,也應該掌握多種語言,充分發揮新加坡人跨文化的能力。新加坡作為東西方世界的樞紐,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會繼續扮演橋樑的角色,這是新加坡最大的機遇」,一方面提示新加坡多語言、多文化的把握以適應全球企業的跨國性,這也是新加坡教育改革的重點,一方面與再次提高新加坡學生認同自身國家的價值性。
在博學者特質方面,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並不是教育本系出身,其最高學歷是英國倫敦政經學院,但王乙康在2016年擔任新加坡教育部雙部長兼國防部第二部長,換言之,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除了進行新加坡教改的決策外,也要關注新加坡的國防決策,其2018年擔任教育部長時在電視節目進行政令宣導時,除了教育事務,也要討論新加坡組屋更新議題,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在政務服務的多元性,足見已具博學者特質,綜上所述,這是重視「國家理性」具「博學者特質」的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其所帶領的新加坡教育改革成功之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