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新加坡,本益比高的公司,背後常常是GIC、淡馬錫等政府相關機構為主要投資者。
以澳洲而言,最受投資人青睞的是礦業公司,科技公司在此地亦不太受歡迎。
台灣某沉香公司曾經想到美國上市,當時我極力勸阻,因為美國人生活環境中極少使用沉香,以一介台商要對美國投資者教育、介紹沉香的好處,勢必非常困難。因此我建議他們,還是到比較了解沉香行業的亞洲證交所上市為宜。
本益比偏低,不利公司發展
本益比低的公司,可增資金額往往比較小,因為擔心如果大幅度增資,公司所有權及管理權恐將易手。這類公司發起併購時,也較難用發行新股進行,因為股權稀釋效果(Dilution)較大,公司所有權及管理權同樣有機會易手,另一方面,被併購方也較不願意拿到本益比偏低的公司股票。再者,因為本益比偏低,該公司較容易成為被併購的對象,時常要擔心防範,對公司長遠發展不利。
海外上市,有沒有人寫報告很重要
以美國為例,在紐交所(NYSE)及NASDAQ上市的公司超過6千家,投資機構從業人員要從這麼多上市公司,挑出值得投資的股票,是非常辛苦的事情,所以他們往往傾向於只關注那些,有券商證券分析師寫研究報告的公司。
在6千多家上市公司中,有分析師發表研究報告者,大約只有三分之一。這數量對投資機構從業人員而言已經夠多了,他們要從這2千多家中,再挑選值得投資的股票,就已經花去大量時間精力,真的不太可能去投資毫無研究報告可參考的公司。這也是人之常情。
海外上市,不宜市值太小
至於證券分析師們又如何決定是否發表某家公司的研究報告呢?實務上,分析師會考慮幾個因素,其中市值(股價乘以已發行股數)是最重要的指標;在美國,市值低於十億美元的公司被稱為「Small Cap」,很少證券分析師會寫這類公司的研究報告。
在每股預期報酬率相近的情況下,市值較大的企業,能承受的經營風險和交易流動性,通常都優於市值較小的企業。這也是為何相較於大型企業,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較難獲機構投資人青睞。
投資者結構大不同,成交量少不受市場青睞
美國、歐洲、日本、香港等地的證券市場,主要參與者為共同基金、退休基金等機構投資人,其交易量占整體交易量90%左右,散戶交易量多不到10%,所以主導市場走向的均為機構投資人。這類機構又傾向投資市值較大的公司,是以小公司成交量低,甚至可能數年間幾乎沒有交易。
以香港為例,恆生指數73檔成份股的總成交量,占香港交易所大約3千家上市公司總成交量的80%,也就是說,其餘2900家非恆生指數成份股合計,僅占總成交量20%,甚至香港每天有1千多家公司是根本沒有成交量的。沒有或僅有極少成交量,證券分析師自然不會認為這家公司值得研究、發表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