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創業潮,復甦反轉跡象越來越明確。根據Google關鍵字搜索的排名資料,「創業」在台灣搜尋量高峰,約出現在10年前,之後逐年下降;2009年金融風暴後短暫回升,但到2014年則有再次回升趨勢。其中,「創新創業」、「創業課程」、「微型創業」等關鍵字詞搜尋量,更呈現數倍暴增。
不過,開店創業成功的比率,卻是遠低於失敗的。
他們共同做對的事:
開店第一天,建立自我風格
68年次的何培鈞,10年前退伍後,大膽向銀行借款,一磚一瓦整修海拔800公尺上的竹山百年老宅,打造「天空的院子」民宿,贏得中台灣最美民宿稱號。還完貸款站穩腳步,4年前,他又在竹山鎮上創立「小鎮文創」公司,替小鎮帶進觀光人口,帶動青年返鄉熱潮,更成為中國杭州文創產業官員來台取經對象。
2007年,本名楊明晃的「蛙大」,因一趟自行車環島,決心告別科技業,在台北市中心靜巷,開出一家結合設計文創商品的單車咖啡店,開店第3個月就獲利。如今,他從一家單店店長,成為擁有近20位員工的企業主,他更朝著幫助國外觀光客,體驗台灣之美的目標推進。
2009年從八卦山上起家的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人生下半場,從600萬元資金起步的鳳梨酥生意,如今已走到台北、新加坡、東京、上海、香港等亞洲城市,高雄駁二店年底開幕後,英國倫敦將是下一個進軍的城市。
他們同樣做對了一件事,就是在開店第一天,清楚定位並標識自我風格。歸結站上創業潮浪頭贏家們的成功心法,想成功開出具自我風格的一家店,創業者須先誠實回答以下三道問題:
問題一:開店創業的初衷是什麼?
「想清楚你創業的初衷是什麼?」許銘仁認為,這個動念決定了你願意為這件事的用心程度有多深。
許銘仁說,之所以會創辦微熱山丘,初衷只是想幫家鄉務農的弟弟和附近農民,做些宅配糕點的轉型生意。做下去後發現,如果能像紐西蘭行銷奇異果,擴大在地農企業的規模,憑一己之力,可以改變台灣農業的生態。
「如果當初我自私,沒有那樣的心意,我也幫不了自己走到今天,看不到今天微熱山丘的種種可能,」他回想。
問題二:賣的是產品,還是商業模式?
導入中國創業網聚平台「WorkFace」,年初以來,在台北發起近十場創業社群講座的旭榮集團執董黃冠華則觀察,過去創業模式,重視「產品」的產生,相對需較大的資本投入,製造出有形商品;然而,這波創業潮,因受惠網際網路應用的蓬勃發展,重視商業模式勝出,新農業、文化創意、社群經營、互聯網思維,是創業思維的關鍵字。
問題三:害怕風險,還是不夠堅持?
「創業的成功率不到10%,」楊明晃坦言,創業過程很辛苦,但創業卻像是會上癮一樣,讓他的單車咖啡店,一家開過一家,回首來時,卻因擁有支持他信念的鐵桿粉絲,和願共赴熱情的志同道合夥伴,深深慶幸自己選擇了這條不會後悔的路。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曾說,成功企業家和不成功企業家之間,差別有一半原因在於是否「堅持」。科技業背景出身的許銘仁深有同感,他說「懷抱良善初衷,堅持到底」,是他最想分享給開店創業者的一句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