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3年的經濟勢必復甦,但外資已經開始懷疑中共管理經濟的能力。
習近平,常被描述成中國在毛澤東之後最強勢領導人。他跟偉大舵手毛澤東一樣把政治放在首位,非常重視意識型態。自10年前上台以來,就一直試圖強化中共在各方面對中國社會的控制,即使某些政策對經濟不利。
習近平的政治行動在COVID-19之前,以對中國經濟造成的最小傷害為主。雖然許多製造業者為了避開美國川普的關稅,而將一部分的產能移走;但整體來說,中國市場的吸力依然強大。2019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額度成長到9,415億人民幣,年增率5.8%,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資國,僅次於美國。
但不久之後,習近平的清零政策打壞了外商的算盤。儘管中國在2020與2021年的外國直接投資額依然創歷史新高,但總部位於紐約的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在12月報告中表示,「這是該國獨特的總體經濟狀況,所推動的短期投資造成的膨脹」。榮鼎比較其他資料後發現,在2020至2021年,新的創建投資(Greenfield Projects)與外商併購的數量都急遽下降,「符合中國的實體經濟趨勢」。
2022年第2季之後,局勢更加嚴峻。傳染力極強的Omicron變種在中國突破防線,使政府嚴加封鎖各大城市,尤其是上海。
根據11月的資料,中國經濟依然面臨壓力。零售業銷售額比去(2021)年同期減少5.9%,失業率達到6個月來的高點5.7%,固定資產投資成長率在2022年1至10月,從5.8%降低到5.3%。
放棄清零導致醫療崩潰
最近中國終於放棄了清零,但也因此面臨一系列問題。中共一直都用非醫藥介入措施遏止傳染,造成全國沒有足夠能力來應對目前的感染浪潮。而且疫情爆發3年以來,中國的國產疫苗效力一直可疑,且無自然免疫力,如今整個醫療體系已經不堪負荷。
COVID-19患者的暴增,勢必會影響短期經濟成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預估,12月1日至20日COVID-19大約感染了全國18%的人口,共2.5億人。《紐約時報》引述上海某家醫院的預測,認為全市2,500萬居民中大約有一半終將染疫,並提醒醫院同仁面對一場「悲慘的戰鬥」。浙江省政府資料則稱,該省在12月底每天大約新增100萬名確診者。
中國感染病例太多,工廠無法完成生產訂單。總部位於亞洲的航運公司HLS,在1月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預估有一半到四分之三的製造業勞動力確診而無法工作。此外,中國3個最大的港口――上海港、深圳港、青島港,正陷入因疫情引發的供應鏈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