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已經獲得了對菲律賓新的4個軍事基地的使用權——這些重要地盤將為美軍提供一個前沿據點,監視中國在南海和台灣周圍的活動。通過這項協議,華盛頓填補了美國從韓國、日本到南邊澳大利亞的太平洋島鏈上的缺口。
過去這個島鏈上的缺口正是菲律賓,該國毗鄰兩個最大的潛在衝突爆發點,台灣和南中國海,或者馬尼拉堅稱的「西菲律賓海」。
根據2014年美菲兩國簽署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 (EDCA),美國此前已經可以有限使用位於菲律賓境內的5個基地。華盛頓在聲明中稱,此次新增的地點和擴大的准入權限,將「允許更快速地支持菲律賓的人道主義和氣候造成的相關災難, 並應對其他共同的挑戰」。這很大可能是在暗指在該地區抗衡中國。
該聲明是在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今日(2月2日)在馬尼拉會見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之後發表的。白宮並未透露新軍事基地位置,但其中3個基地可能位於菲律賓北部邊緣的呂宋島。如果不考慮中國,這是唯一最靠近台灣的大片陸地。
這一協議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美國 30 多年前離開其前殖民地的局面,影響不容小視。
「沒有菲律賓的准入,在南中國海的應急(行動)就無從談起,」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項目主任博林( Gregory B Poling)說,「美國不是在尋求永久性基地,這次是地盤而不是基地。」
也就是說,白宮正在尋求的是能在「需要的時候」進行與補給和監視的「輕型和靈活行動」的據點的准入,而非駐紮大量部隊的軍事基地。
換言之,這並非回到1980年代,彼時有1萬5千名美軍和亞洲最大的兩個美軍基地在菲律賓,分別位於克拉克場(Clark Field)和附近的蘇比克灣(Subic Bay)。
1991年,菲律賓政府叫停了這些基地。當時菲律賓人推翻了面目可憎的費迪南德·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的獨裁統治,也把舊的殖民主子送回家,進一步鞏固菲國的民主和獨立。而越南戰爭早已結束,冷戰正在結束,而中國還只是一個軍事弱國。因此,1992年美國人離開了,或者,至少他們大多數人回到了美國。
往後推30多年,另一個馬可仕即小馬可仕或人們所熟知的「邦邦」,又回到了總統府馬拉卡尼昂宮。
但更重要的是,現在中國不再是個軍事弱國,它正在靠近菲律賓。
馬尼拉驚恐但無力干預,眼睜睜的看著北京開始重繪南海地圖。自2014年以來,中國已經建造了10個人工島基地,包括在位於菲律賓專屬經濟區深處的美濟礁(Mischief Reef)建設軍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