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觀點:美中對抗下台灣的經濟出路在哪裡?

2018-08-07 07:10

? 人氣

中國經濟,光穀六大園區之一的武漢未來科技城(新華社)
中國經濟,光穀六大園區之一的武漢未來科技城(新華社)

台灣為「外向型」經濟,需要市場及在地產業升級、服務業及觀光吸引力。美、中當然是市場,但台灣目前的高科技、傳統產業、品牌行銷及商業模式,也許經濟規模不夠大,進步可能不夠快,以致中產階級及年輕人低薪,一片抱怨!外銷市場當然以美、中為主,即使東協及歐盟市場值得開拓;但因產業外移,製造機會也漸移海外。從大環境看,台灣的工業能順著IT(資訊業、電腦工業)走,即從互聯網、物聯網發展,只是週邊生態鏈發展不起來,殊為可惜!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生物科技的發展預估呢?市場規模不夠大外,或許也會因何大一、翁啟惠的離開,致短期發展受影響。至於農業科技是台灣的強項,較有機會發展,建議可先由國內的生產→加工→流通,再將模式輸出。台灣是海島國家,軌道需求最頻繁的是在「鉅型城市」或「都市鏈」,就此而論,台北—基隆、台北—新竹、台中—豐原、台中—彰化、台南—路竹、高雄—屏東,這些地區才需考量。不要只作短線考量,而失去長遠規劃!

AI(人工智慧)的應用決定國家未來發展!物聯網+大數據+雲端平台→Al(工業4.0、…),包括區塊鏈的金融產業改造、遠距醫療、會計、法律、行銷、農業…。AI可能製造業大變革,進而促使消費型態及服務業的改變!認清問題,建議應保握現有人才(尤其年輕人及高科技)積累籌碼,就是最佳選擇!目前大陸對台政策是在搞官、民兩手策略,促使台灣的政企分離?!建議政府治理及經貿、產業等政策要極度創意與深度,才有機會突破當前困境!

*作者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系及財金系教授,中正大學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