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局勢變變變!影響臺灣的外交及經貿對策!美中貿易大戰不會休矣!最新一輪談判於本月3日結束,中國拒在美未撤銷加徵關稅下,承諾增購美國產品,談判幾無進展,中興案亦懸而未決。中方宣稱,美若加關稅執意頒布貿易制裁措施,先前談判將歸零!兩國可能相互加徵關稅,大陸不當省油的燈!
美國的策略:(1)無形戰略→科技冷戰: IT科技美國遙遙領先,享受全球化紅利,不斷圖利資產階級,致大量失業貧富不均,經濟成長放緩,企業無力投資研發。而中國在國家支援下,大力投資Al,物聯網、大數據突飛猛進,美國備感壓力!五角大廈「國防創新委員會」主席 Eric Schmidt於去年11月16日說:「到2020年,中國將趕上美國。25年,他們將超越我們。30年,他們將主宰AI。」 (2)有形戰略→列島鏈圍堵:美軍駐紮的東亞及臺灣皆為圍堵中國的一環,兩韓和解是關鍵!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投資東南亞、非洲、第3世界,以基礎建設為本,企圖對1990年來的美式全球化進行圍堵;其最大難題在金融!
大歷史將現代史分3個階段:冷戰時期、和解時期及全球化時期。冷戰時期全球分成東、西兩大集團,那時政治大於經濟,只要政治處理得好,國家自然會發展;中華民國在臺灣就在那時形成的。和解時期從1970年代開始,當時臺灣當局採用兩項策略:(1)積極發展經濟,十大建設即是那時產物;(2)發展核武,在美國政府壓力下終於「廢核」,天佑臺灣!全球化時期,這時是經濟大於政治,臺灣延續和解時期和美國建立的IT產業鏈,初期頗為成功;但卻未於高科技再升級,傳統產業也沒創新。一味迷戀政治議題,不知時不我予!
美國於1990年起推動「全球化」,全球經濟遠重於政治事務。當時臺灣國力遠勝於今日;1990年台灣的GDP相當於大陸的43.8%,到了2016年變成4.5%。我國經濟實力於國際政治及兩岸的事務的談判籌碼今非昔比!
目前中國的「一帶一路」與美國的「全球化」發生競合,爆發美中經貿及科技戰。美國制裁大陸高科技產業,阻撓「中國製造2025」。中國以一帶一路及亞投行,企圖結合有全球化需要的日本、德國共同參加以畢其功!但政治風險頗高,畢竟這些國家地理不佳、治理落後!
川普上臺後退出TPP,美國主導國際的權力出現分散化和多中心化,世界開始進入「G0時代」(無極化)!美國政策始終搖擺,臺灣跟在美國後頭,進退不得!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説:臺灣最好不要成為美中的「政治足球」!臺灣外交佈局與國際地緣政治息息相關。
順勢易走?非無可能被中國整拼。逆勢難走?可能得付起經濟衰退代價。臺灣介於美中兩強權間,處境艱難!政經一體,突破外交困境是要靠實力。應儘量伶巧運用各種戰略突破經濟、政治、國安的界限,務實!建議政府似可針對經濟、外交、國安等議題,召開「國是會議」凝聚共識,也是一種力量!不要各行其是,對外才有力量增加籌碼。日本動向將影響臺灣的走向?!臺灣對外關係繫於美國的友好深入程度與面向!其次,減少和中國的正面對壘吧!
*作者為雲林科技大學營建系及財金系不動產學程教授,交通大學木工程博士/中正大學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