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川普商人治國的理念中,「印太戰略」的遂行,另有一個重要經濟戰略目的,就是要以「國防貿易」方式,強力推銷美國武器裝備給所有「安全夥伴國家」,作為「自備便當的美國看門狗」;這就是典型的「川普主義」風格:「美國出嘴出指揮下兵棋,受保護國家必須出大錢買美國裝備武器、出人力性命自保自衛,還得讓自己的疆域領土成為最前鋒炮灰戰場,還要感恩戴德美國的協力援助。」
藉機擴大防務出口增強美國軍工業基礎
川普掌政以來就一直在改革美國的相關政策和程式,為確保美國全球領導地位,並提高常規的「全球防務貿易政策」與「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戰略」的一致性;為了積極反映當前全球威脅性環境的需求,川普已將新規政策變化寫入2018年4月份宣佈的兩項國防戰略性綜合改革方案中:一是改革更新美國無人機系統的政策;另一項改革是將「常規武器轉讓」與美國戰略目標的充分聯結。總的來說,這些變化強調了川普政府對武器出口的熱情,祇要這些軍工出口符合國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經濟安全的利益。
川普政策的一貫關鍵原則是「經濟安全即國家安全」,認為,負責任地擴大防務出口,足可有效增強美國製造業和國防工業基礎,同時提升與盟國合作機會。
因此,對擬議推動中,為了堵抗「中國崛起」而販賣武器的「印太戰略」計畫,正是最足以有效機動配合川普「中美貿易戰爭」戰略效果的極重要手段。
「確保印太國家免受中國經濟強權壓迫」
川普政府是在2018年6月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才想起還有「印太戰略」這張牌可以壓制「中國崛起」:川普團隊制訂的「印太戰略」細則,戰略前提假設是為了「確保達成亞太地區國家都能免受中國經濟強權壓迫」,能夠讓夥伴國家都能保護自己主權、共用海上自由、走向越來越先進的「自由開放印太戰略」。
其實,川普早在2017年11月訪問亞洲時就提出美國新版「印太戰略」,竟然會落遲半年之後才想要著手實施,主要原因恐怕就是美方發現這麼一個真理:能夠對韓國北鄰產生最大影響力的依然是東亞大國。川普倘若想藉由某國棄核來拿到一個政治高分,就必須滿足停止美韓軍演等條件。否則,韓國的北鄰就會像現在這樣突然暫停與韓國的高層對話,突然向美韓施加壓力。美國需要尋找到一個可供交換且不必付出太多代價的籌碼,於是川普再度想起了「印太戰略」。
按照「川普主義」思維,實施「印太戰略」的具體措施,就是與亞太地區盟友一起保證東北亞、東南亞、南亞和太平洋諸島的大區域秩序;而美國最須要做的,就是加強印太區域戰力,讓盟友能夠放心大膽針對中國施加威懾力,最終目的,就是維持美國亞太地區統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