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丹,戰國末年燕王喜的太子。因秦軍逼境,兵臨易水,前227年,太子丹找荊軻行刺秦王政,太子丹遂派荊軻與秦舞陽入秦,交驗樊於期頭顱,獻上督亢(今河北涿縣、易縣、固安一帶)的地圖,圖窮而匕見,刺秦王不中,荊軻被肢解而死。秦王大怒,派將軍王翦進攻燕國。二十九年(前226年),秦軍攻破燕國薊都(今北京),燕王喜及太子丹逃奔遼東,李信窮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匿於水中倖免於難。燕王喜聽信趙國代王嘉之計,將太子斬首以獻秦國,以解秦王之怒。秦復進兵遼東,燕王喜三十三年(前222年),卒滅燕,俘燕王喜。史稱秦滅燕之戰。
砍了太子丹的頭,燕國照樣滅亡,犧牲太子丹,並沒有挽回燕國亡國的命運。金門不喝大陸水,台中市還是沒辦法舉辦青運,不讓冠名「中國」的航空公司停靠空橋,並無法阻止冠名事件繼續發生,但是金門人變太子丹,台灣的旅客變太子丹,甚至比太子丹還冤,太子丹找刺客刺秦王失敗必須用自己的人頭以解秦王之怒,而台灣旅客與金門的同胞為何成為政治與選舉算計下的犧牲品?
面對大陸的動作,政府的反應總讓人很「莞爾」。福建水給金門喝,這是解金門之渴吧,中央政府不爽「青運」事件,拿通水典禮開刀。研議反制將台灣冠名添加「中國」的外籍航空公司,手段包括不許停靠空橋、調整時間帶等。雖然交通部表示仍再研議中。但是,有研議自己捅自己的方式來「懲戒」對手的嗎?
上一篇小弟曾說,大陸對台的政策已經進化,選舉年面對來自台灣的挑釁,從過去用飛彈恐嚇人民改為直接確認目標,大陸的目標非常明顯,所有的動作都是針對台灣的執政者、執政黨與正名活動而來,而台灣的反制手段卻相當怪異,用「通殺」的方式惡整自己的同胞,刁難自己的人民,如果福建省不玩了,是渴金門,又不是渴廈門。不給航空公司停靠空橋,刁難到誰?不但是刁難到台灣人民,最重要的還刁難到老人與殘障人士,為何會有這樣的「研議」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台灣的執政當局不會執政沒有關係,但是最起碼該保護人民吧,就算無法保護人民也不該刁難人民吧。對付仇人敵人,該想辦法讓對方痛,怎麼會「研議」重傷自己的方式呢?這個政府的思維,連藥廠都不如啊...匪夷所思...。
*作者為資深政治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