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這樣的,筆者的一位友人,拿著一張整理自經濟部能源局的資料,顯示近幾年來我國各能源的發電量佔比,並表示以這趨勢來看,當核電廠準時關閉後,非核家園下場將是火力家園,因為預計目標根本不可能完成,別說2025,說不定到2030恐怕還達不到今年2023的目標,整個能源轉型將會變成一場笑話,跟政府機構與某資訊中心三天兩頭對外宣傳完全不同!台灣主要以外銷為生,未來若八九成都是火力發電,要如何面對碳稅問題?
會有這疑慮,筆者完全不意外,畢竟大家早在幾年前早就警告過了。
不過,筆者也告訴這位友人:「其實那些宣傳與事實並沒有不同,只是他們故意選擇性的篩選與拼湊資訊,斷章取義去引誘閱覽者往悖離事實的方向走;相信專業並沒有錯,錯在這些明知問題關鍵卻刻意迴避,自甘墮落禍國殃民的專業機構。」
一、片面事實的斷章取義,比謠言還可怕
這裡筆者舉四個例子,相信各位一聽就懂了。
範例一:2022年台北市長選舉,當選者蔣萬安充滿爭議,不僅支持率不到一半,更有將近50萬人投票反對!
範例二:小明上次考試95分這次90分,小華上次考試10分這次40分,由此可知小明成績逐步衰退,已經沒有未來,而小華進步程度相比過去暴增400%,足見小明已有超越小華之趨勢。
範例三:破紀錄!阿北沒有工作,每天站在便利商店門口討發票,於2023年2月14日下午一至二點期間所收發票,兌獎高達4000元!遠超同時間點正常上班標準時薪22倍!只要阿北再養成儲蓄與省錢習慣,「兌獎+儲蓄」財富自由又穩定!
範例四:格鬥大會總冠軍賽,由衛冕者拳王一個人,同時對戰五十個手持西瓜刀的高中生,拳王只能照規則打拳,高中生則不需要規則限制,最後拳王不到十秒便慘遭亂刀砍死,此戰證明拳王已經年邁體衰,已不具備擁有格鬥冠軍腰帶的資格。
很悲哀的是,像上述這種以片面事實胡說八道的東西,今日竟然很理所當然出現在我國的能源議題報導中,而且已有數年之久,它們甚至很多還是官宣!看完這些案例,再回頭看那些莫名其妙的圖卡與文宣,有沒有發現問題出在哪裡了?
是的,其實歐盟大多數國家甚至環保團體支持將核能投入綠能轉型(芬蘭綠黨還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公開挺核的綠黨),但是我們卻常只講反對的國家或團體有多少,刻意把一個被多數人支持的東西硬坳成屢遭反對;其實風光目前仍不穩定且無法彌補廢核缺口,但是我們卻用裝置容量增加速度、與某日中午太陽能瞬間發電量,去胡亂對比核能的發電量;其實核能根據IEA統計是逐年增加,且依然為全球最大單一無碳電力來源,但由於沒有再生能源的政策與投資優勢,相關法規要求也更為嚴格,所以成長速度較慢,加上再生能源種類多樣,幾十個加起來圍毆人家一個當然會贏,但某些有心人士就是故意去潤飾文字,改造成再生能源漸漸取代核能的錯誤類比(國內更不用說,要是逐年增加的還輸給逐年關閉的,建議挖個洞把自己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