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逾60%半導體和92%先進晶片都來自台灣,台灣在半導體供應鏈當中的戰略價值獲全球矚目。美國國務院最近委託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假設中國封鎖台灣、破壞台灣半導體產業,將給全球經濟造成一年2.5兆美元(約新台幣76兆元)的驚人損失。不少專家學者因此認為,「矽盾」是台灣最重要的地緣政治資產,全世界極度依賴台灣晶片,以至於不能接受中國入侵台灣。
然而近來,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美國企圖增加本土製造晶片產量,讓台灣內部有越來越多輿論擔憂,晶片產業「去台化」將削弱台灣晶片的地緣重要性,危及台灣安全。同時也有輿論持「疑美」觀點,質疑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並不堅若磐石。
對於美國是否正在「掏空台灣半導體」?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分析研究員鮑爾-瑞格斯(Aidan Powers-Riggs)17日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刊文指出,美國建立半導體供應安全的目標,確實與台灣保護「矽盾」的目標相衝突,利益矛盾有可能破壞兩國在遏止中國脅迫方面的合作關係。
基於維繫美台關係在台海緊張時期尤為重要,而且中國宣傳機構正在對台渲染「疑美論」,他建議,美國政府應公開回應台灣對於「矽盾」被毀的憂慮。
「矽盾」對台灣是好是壞?
鮑爾-瑞格斯在文中解釋,不同專家對台灣「矽盾」的看法是相反的,一些人認為半導體能為台灣提供「護盾」;一些人則相信台灣半導體的主導地位與其說是一種「護盾」,不如說是一種「誘惑」。
「矽盾」理論的支持者認為,有鑑於中國依賴台灣半導體供應,中共領導人必須考量入侵台灣的經濟和軍事成本,而對台保持克制,因此在中國企業找到台灣供應商的替代品之前,中國的經濟發展與台海兩岸和平穩定息息相關。其次,由於台灣半導體產業攸關美國、日本、歐盟等主要經濟體的切身利益,更有助於確保這些國家在保護台灣半導體供應的同時,維護台灣自治主權。
不贊同「矽盾」理論的人士則認為,台積電對中國是一種誘惑,可能會激勵中共領導人入侵台灣,以獲得戰略技術供應鏈的主導地位。事實上,台積電的製造能力仰賴美國和西方公司提供關鍵技術與設施,中國侵台後,即使台積電能繼續運營,西方國家也肯定會拒絕配合技術合作。
鮑爾-瑞格斯指出,外界無法準確衡量台灣「矽盾」對習近平的戰略規劃有多少影響,但台灣當局和行業領袖顯然相信這一理論。總統蔡英文曾投書《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明確將台灣半導體產業稱為「矽盾」。而業界領袖張忠謀也持此觀點,他告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60分鐘》(60 Minutes):「因為我們公司向世界提供了很多晶片,所以也許有些人會避免攻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