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副總統近日在民進黨黨主席選舉中呼籲: 不能讓懷疑美國的言論成為社會的共識,否則將對臺灣非常不利。這樣的說法如若只是他為個人選舉總統為安撫美國所提交的投名狀,則難逃以私害公之譏。如果這是他一旦當選臺灣總統為維護國家安全所預定採用的施政方針,則器識未免蕪淺,格局似嫌狹促。
美國與其盟國之間的信賴關係從來就不是盲目無條件的,而是口頭上信任,骨子裡確認 (trust but verify)。在美國全世界的盟國中,以色列可能是僅次於英國、關係最親密的盟國。自1985年以來,美國給以色列平均每年30億美元以上的軍事經濟援助。舉例來說,儘管以色列2021年的人均收入已達5.2萬美元,該年的美國經援額仍高達33億美元。在政治外交上對以色列的支持,美國更是不遺餘力。到2022年為止,美國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議上,總共使用過83次否決權,其中42次是用於否決有損以色列利益的安理會決議。
在如此深厚的恩誼與交情下,以色列對美國是否就言聽計從、毫不懷疑?顯然不是。
過去幾十年來,每當國家利益與美國不盡一致時,以色列政府大都能嚴正相告、堅守立場,甚至展現「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執著。譬如說,以色列歷年來逐步蠶食巴勒斯坦的領土,遂使巴勒斯坦獨立建國的希望愈來愈渺茫,引起國際社會普遍的反感。又如以色列堅持猶太教的立國基礎,將境內阿拉伯公民視為二等公民,所以雖身為民主國家,仍飽受世界人權組織的譴責。
也因為以色列對美國的一些中東政策(如與伊朗相關)另持異議,雖然美國與以色列之間已有深入廣泛的軍事情報共享機制,以色列對美國政府情報仍然積極收集,毫不手軟。已經證實的案例如: 2004年策反美國國防部伊朗事務官員提供極機密情報給以色列;2014年中央情報局判定以色列在當時已建立了美國境內規模最龐大的外國間諜網絡之一;2019年以色列情報單位在白宮周遭設置手機監聽機器,並成功攔截白宮官員的語音通訊。
以色列與美國之間的爭執與衝突在歐巴馬政府決定與伊朗簽訂停止核武發展的協議時達到最高點。因為以色列極力反對此協議,其總理內塔亞胡遂繞過歐巴馬的民主黨政府,與共和黨合謀到美國國會演講,訴求國會對伊朗實施額外的制裁以阻止該協議的簽署。此舉不但差一點破壞了伊朗非核武協議,更形同是對美國總統職權與威信的直接挑戰。至此,以色列是否疑美,殆無爭議!
在現今臺灣的社會裡,所謂的疑美論,就中國大陸意圖統一臺灣的議題,可能有以下幾種不同詮釋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