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英時代》選摘(2):英國和中國管治大不同

2015-04-29 05:10

? 人氣

1983年正在發展的沙田新市鎮(WiNG/維基百科)

1983年正在發展的沙田新市鎮(WiNG/維基百科)

作為商業帝國,英帝國管治的目標之一,是以最少的資源做最多的事,這樣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英國人相當在意維持殖民地原來的狀態,在管治上盡量貼近當地文化,以減低要出動軍警鎮壓的機會與成本,具體操作包括: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給予在地殖民地總督最終權定權(the man on the spot should be left with the last word);

不傾向主動開展大刀闊斧的改革(prefer reaction to action);

重視建立「軟實力」,相對而言對主權沒有那麼執着。

英帝國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她沒有港人耳熟能詳的那種「中央政府」。英國是海洋國家,比大陸國家更少講中央集權。也因此,19世紀英帝國如日方中時,英國本土湧現了各種思潮,影響了英帝國的政策,社會力量例如傳教士也參與了構建帝國的過程,增加了英帝國「人性」的一面。例如由英國聖公會派遣到香港傳教、曾出任聖公會港澳教區會督的何明華(Ronald Owen Hall, 1895-1975),不但對香港社會福利有相當大的貢獻,也是積極參與香港管治 的代表人物。

1965年的香港殖民地時期街景( Hgrobe/維基百科)
1965年的香港殖民地時期街景( Hgrobe/維基百科)

反觀作為大陸國家的中國,傳統上更着緊主權與大一統,更強調中央集權,對地方多元較不寬容。這與從蘇俄傳入、崇尚集中權力的共產政權也有關係。雖然1920年代,曾有國人嘗試大一統以外的立國道路──從下而上、以地方為主體和起點、聯合成為國家的「聯省自治」,但未竟全功。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最先試行「一國兩制」的地方是西藏,當年政策的主事人,也是以同樣方法收回香港的鄧小平。然而,隨着1959年藏區爆發騷亂和達賴嘛喇出逃,標誌着這次實驗的失敗。

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是中國政治發展的分水嶺。此後,官方加強愛國教育,強調「勿忘國恥」,以對外之仇恨來團結國民、維持政權,並強調以鴉片戰爭之恥為綱的香港史。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後,更全面收緊言論和意識形態,對內中共有所謂的「七不講」,在港澳事務上則經常指摘有「外國勢力」介入香港。這些變化都對原意為保留地方多元的「一國兩制」非常不利。

《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對英治下香港主體性(即獨立鮮明的地方性格),曾作出極到位的觀察:

「(在主權移交前)英國管治遠離大不列顛十萬八千里的香港,即使沒有作出任何高度自治的承諾,香港還是可以按照向有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繼往開來了一百多年,期間香港從小漁港發展成為輕工業重鎮,曾執塑膠、假髮、製衣等業世界牛耳,又成了東南亞的運輸樞紐和世界有數的金融中心。英國人管治得法,可是,港人的思想文化卻以華人為主流,從無被殖民者同化的迹象,更沒有可能約束言行的思想回歸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