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告訴我們:政客永遠說的比做的好聽,但他們說得愈動聽,愈讓人提高警覺,too good to be true;蔡英文說「我要做團結這個國家的人」,應作如是觀。
「團結」是政客的共同語言,但團結卻沒有一個共同定義,政客A說的團結,與政客B說的團結,言人人殊。而且,團結通常出自有權力者之口,他們視團結為工具,而非目的。他們的目的是要讓其他人團結在他們之下,跟他們唱同調,走他們的路線,接受他們的領導。在蔡英文的語彙裡,過去從未出現團結二字,這次突然冒出團結,可見她已自我定位是「未來的有權力者」。
但歷史上有太多實例,證明團結其實是個神話。林肯被人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團結者」,但他一面呼籲團結,另一面卻關閉數百家反對他的報紙,囚禁數千位跟他對立的北方政治異議者,罷逐許多位反對黨國會議員,以及派軍隊騷擾支持反對黨的選民;後世史家因此下了這樣的結論:即使是林肯,在他任內所謂的「國家團結」,也是表象,甚至是假象,虛構的假象。
歐巴馬以林肯為師,也以「國家團結者」自期,但現在的美國卻被公認是史上最不團結的時期。兩年前大西洋/亞斯本協會作過的一份民調顯示,有六成民眾認為美國比過去十年更分裂,四成多民眾更認為,除了民權運動時期,現在的美國是自三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史上最分裂的年代。
分裂的美國,或者說不團結的美國,具體的表徵是:極端對立的國會,碎片化的媒體市場,以及民眾對國政議題立場的長期歧見;分裂至此程度,以致於有兩成民眾悲觀懷疑,美國還能像一個國家那般團結。
在台灣,團結也是有權力者的口頭禪。陳水扁當總統時,說要「團結台灣,牽手向前」,說「為團結台灣,要釋出權力」;馬英九也常說「全民團結拼經濟」等等;但他們都是以團結為名始,卻以分裂為實終。如果有機構進行美國兩年前那樣的民調,結果肯定會調查發現出一個史上最不團結的台灣;而台灣不團結的那些表徵,也彷彿美國翻版。
而且,比美國更不堪的是,團結在台灣是個被濫用的名詞。馬英九與王金平握個手,被形容展現團結;張三與李四同台,被說成尋求團結;王五與趙六吃個飯,也被形容為團結象徵,連陳致中也會說「為了團結,退出立委選舉」。團結好像廉價品,到處都買得到,人人都買得起。
但廉價品的團結,卻是贗品的團結;同台、握手、吃飯,都不是團結。威權時代的團結,是單向的「一元化團結」,邊陲向中心團結,弱勢向強勢團結;民主時代的團結,卻應是多向的「多元化團結」,實踐的應該是哈伯瑪斯公共領域理論中的平等原則。
但這樣的團結,有個不可或缺的前提;團結者與被團結者,都要有團結的認知與意願。例如,馬英九呼籲朝野團結拼經濟,但若蔡英文置若罔聞,共識當然無從產生,團結也當然求之而不可得;反之亦然。
事實上,政客缺乏對團結的認知與意願,才是造成國家不團結的關鍵原因。團結與民族主義一樣,祇有在國家危機時才會出現。在承平時期,團結是「一個不存在的美德」,政客知而不為,否則,何以蔡英文這幾年從未表露過團結的認知與意願?何以她從來不曾在國家團結的前提下做過「被團結者」?沒當過被團結者的政客,應該或者能夠被人期待會變成一個團結者嗎?
經驗告訴我們:國家團結是政治的烏托邦;即使蔡英文可用團結作為她競逐大位的感人訴求,但在她當團結者之前,請先學習或表現做個被團結者;否則,她講得再動聽,也祇是一陣耳邊風。
*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