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將於2024年1月舉行總統大選,6日刊出台灣特別系列報導的《經濟學人》直言,這次選舉對決定台灣未來有很大的影響,並提到民主進步黨(民進黨)憂心戰爭話題衝擊選情,因此軟化要傳遞的訊息;中國國民黨(國民黨)則是除了持續與中國共產黨(中共)對話,無法明確表達新的兩岸策略。
《經濟學人》發布的〈福爾摩沙前線〉(Frontline Formosa)系列報導,從歷史、經濟、半導體、備戰、防衛、政治、外交等面向切入,談論身為「地球最危險的地方」的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而在政治篇中,《經濟學人》認為,2024年的總統大選,對台灣未來會有很大的影響。
「如同過往選舉,這次投票有很大一部分是對台灣的認同及與面對中國的未來」,《經濟學人》寫道,「台灣認同比以往都強,約61%民眾認為自己只是台灣人。這並不保證民進黨會勝選。民調發現,2個主要大黨的支持度約在25%上下,其他則未表態支持特定政黨」。
《經濟學人》表示,可能被民進黨提名的角逐總統大位的現任副總統賴清德,已表明對台灣的看法,即台灣已獨立,沒必要再宣布獨立,「此聰明論述是總統蔡英文所創,是向那些擔心民進黨可能宣布(台灣)獨立而挑釁中國的人再次做出保證」,且「已獨立」清楚確認台灣的主權。
《經濟學人》認為,這是受支持的立場,只是民進黨必須傳遞更堅定的訊息,即台灣人必須為保留此獨立地位有所犧牲,「這意味擁抱備戰政策」。不過民進黨對告訴選民備戰陷入猶豫,《經濟學人》引述民進黨官員說法指出,黨領導階層憂心,談論備戰不受歡迎。
民進黨應堅定傳遞備戰訊息
《經濟學人》提到,民進黨已軟化要傳遞的訊息,從原先的「抗中保台」變成「和平保台」,但不清楚民眾是否如民進黨所想,對談論備戰感到感冒。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1月發布的調查顯示,72.7%民眾支持延長服役時間,「若民進黨認真推動國防改革,或許能增加選票」。
《經濟學人》指出,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對台灣政治創造新世代,解嚴後出生的年輕世代被視為「天然獨」,且這波學運也助蔡英文於2016年選上總統,而中國打壓香港則讓蔡英文2020年成功連任,當時她擊敗的國民黨對手韓國瑜,重談與中國貿易「發大財」的老調,無法吸引更在意主權的世代。
「國民黨承諾繁榮與和平」,《經濟學人》說,「戒嚴時期,它清剿台灣的共諜嫌疑人。民主化後,國民黨成為主張與中共關係緊密的領袖,希望藉由經濟互相依賴來阻止戰爭,讓雙方走向團結」。前總統馬英九執政的2008至2016年間和中國是蜜月期,簽署23項有關兩岸貿易的協定,開放直航及商務、留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