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競爭白熱化,美國《晶片法案》劍指中國半導體發展,並於年10月對出口中國晶片製造設備實施全面限制。對於中國是否將頹靡不振?或反過來急起直追,在科技領域上發展出自己的一片天?前立委郭正亮於節目《觀點│亮點交鋒》中分析,中國已在5大領域具有核心地位,若中國發起科技戰,美國將受到一定的衝擊。
郭正亮提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政協前的講話中,罕見公開點名美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圍堵、打壓,給我國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並強調面對國際國內環境發生的深刻複雜變化,必須做到沉著冷靜、保持定力、穩中求進,積極作為,團結一致、敢於鬥爭。
習近平公開點名 郭正亮:以後將和美國「對著幹」
而專門研究中國的學者,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史文(Michael Swaine)也說,據他所知,這是習近平首次公開說出是美國在對中國採取遏制措施」。郭正亮提到,政治公開點名,就意味著雙方信任關係已經降到零了,以後就要對著幹,不會再暗著來了。
「習近平更在乎的應該是科技戰的部分。」郭正亮提到,習近平見到徐工集團的代表,並問他們「起重機的晶片是國產的嗎?」他表示,習近平對科技這塊是念之再之,因為美國自2022年10月21日起,對中國開展的半導體制裁,習近平已經感受到美國的敵意,於是習近平提出了2個必保,糧食飯碗要必保,製造業也必須必保。
郭正亮認為,未來中美的博弈,首先就將展現於科技業上的反制。寧德時代近期要去到美國投資,與福特汽車合作,而福特的總投資金額為35億美元,此舉引發了美國共和黨的不滿,認為福特汽車領了國家的補助,卻將此筆錢投資在中國的企業,而習近平也對雙方合作感到憂慮,擔心中國的技術會因此被拿走,結果此合作案暫緩。
郭正亮:中國在5大領域已影響到美國
郭正亮表示,美國已經警覺到這個問題了。美國全國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2月6日年度威脅評估報告中顯示,中國在半導體、關鍵礦產、電池、太陽能板與原料製藥等5大領域已經影響到美國的地位,如果中國利用在這些領域的優勢,對美國打科技戰,美國會受到一定的衝擊,中國在好幾個領域都是全球供應鏈重要的核心地位,將對美國產生莫大威脅。
郭正亮也秀出相關數據,中國企業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目前在全球的市占率為37%,連續6年第一;全球儲能電池43%,也拿到了連續2年的全球第一,同時全球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裝車輛前10名中,有6家企業為中國企業,總市佔率高達55.9%。而福特汽車所需要的磷酸鐵鋰電池(LFP),目前全球只有寧德時代在做,若沒有中國LFP的技術,成本的增加也將延遲美國的能源轉型,可能無法持續推動綠能計畫。
除了有關電池、汽車,郭正亮表示,美國去年禁止對中國出口半導體製程,事實上真的有傷到中國,中國2022年11月進口半導體頓減40%,這也逼得中國不得不扶植自己的半導體企業。目前中國在45奈米晶片市佔率以達到23%,台灣則是31%,在28-45奈米的晶片製程,中國則佔19%,台灣47%。成熟製程的崛起,必然會帶來價格的破壞,台灣成熟製程的半導體將是首當其衝,事實上台積電成熟製程的晶片仍佔50%,未來成熟製程晶片可能會大量被中國取代。
中國集結多方人才、技術 郭正亮:恐不再「打不還手」
郭正亮提到,中國也在論文的發表、專利的申請、人才技術的累積急起直追。他認為,這些成果讓習近平決定反制出手,中國自2017年以來,對科研、論文累績、專利申請的底氣,讓中國決定未來不再「打不還手」。未來中國是否會在稀土、太陽能電板、電動車的電池,對美國進行正面的較量?中美的科技戰是否將開打?這些都是在今年值得觀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