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蔣中正確實相信傅作義,所以也將包括第92軍和第13軍在內的中央軍嫡系部隊交給身為華北剿匪總司令的他指揮。沒想到最後他做出了投降的選擇,且只安排專機載走兩軍不願一起投共的高級將領,導致很多效忠國家的第92軍和第13軍中基層幹部與士兵留在大陸。這確實是一場對黃埔人而言不太光榮的歷史,但傅作義並非黃埔,這點我們還是要講清楚的。
黃埔軍人不是沒有人變節,而且不只是在國共內戰中變節,就連抗戰中投降加入汪精衛政權和平建國軍者都大有人在。汪精衛的三個警衛師,都是由變節的黃埔軍校畢業生組成,其中最有名者就是戰後在台灣出任保安第1師師長的陳孝強將軍。然而主動投敵的黃埔軍人,比起地方部隊還是稀少許多,尤其是與西北軍還有東北軍相比,恐怕連三分之一都不到。
討論和平建國軍,最大宗的組成還是以西北軍為主,六個方面軍司令裡面至少有四個是出自這支由馮玉祥打造的隊伍。更讓人跌破眼鏡的是,在西安事變中綁架蔣中正,逼迫中央與中共聯手抗日的東北軍,加入和平建國軍的數量也僅次於西北軍。甚至還有幾個逼蔣抗日的先鋒,到了抗戰爆發後直接成為「偽軍」頭子,這些帳不能算在黃埔頭上。
黃埔精神確實該與時俱進
當然也不是說,100年來的黃埔精神就完全沒有問題。軍隊在社會上本來就是個相對保守的組織,而陸軍相比起海空軍又更加保守。筆者本身是研究空軍起家,結識了不少跟我一樣對中華民國空軍有高度熱誠的軍事迷,可是他們當中又有許多人提到陸軍時面露不屑,直接以「黃埔垃圾」稱呼,我認為其實也不太恰當。
而陸軍普遍被人看不起的原因,當然與他們給外界作風古板又排外的印象脫離不了關係。且加入陸軍的門檻本來就比海空軍低,進入陸軍服務的官兵素質好壞不一,外加人多較難以管理等種種因素,讓人們對陸軍難以產生像空軍或者海軍等高科技軍種那般的嚮往。外加過去台灣男性人人都要服役,其中服役最大宗者又是以陸軍為多,自然對陸軍的黑暗面看得更加透徹。
再加上根據筆者的研究,蔣中正雖然是靠黃埔起家,可是他對空軍投入的精神卻又遠比陸軍為多。以抗戰時投靠汪精衛政權的空軍飛行員,在日本投降後若落入政府手中必被處以極刑,可黃埔系將領若投敵,不只有被網開一面的機會,還能來到台灣升將軍這點來看,蔣中正最信賴的是筧橋而非黃埔,所以才對飛行員叛逃追究得更為徹底。
陸軍確實存在的各種陋習,外加蔣中正夫婦看似重視,卻有意無意忽視的情況下,導致大家對黃埔印象奇差無比,甚至還以「土八路」來稱呼。如果有像孫立人這樣打勝仗的陸軍名將,就一定要強調他不是黃埔的。筆者不否認陸軍有很多問題要改,但這種壞的都歸黃埔,好的都歸非黃埔的言論也絕對不是客觀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