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陸各國的反應:與距離相關
國際關係理論大師華爾滋(Kenneth Waltz)曾經把影響一個國家對外行為的原因分為三個層次:國際體系、國內因素,與決策者。他認為體系的因素影響最大,而這也是多數現實主義國關學者的普遍看法。國家存在於無政府的國際體系當中,追求生存與安全是首要考慮,只有在這個條件滿足的情況之下,才有餘裕去追求其他的目標,例如經濟成長或政治理念。這樣看起來,要瞭解各國對俄烏戰爭的反應與態度,首先應該考察戰爭對於各國的安全所造成的影響。
安全顯然與距離相關。亞洲各國並不感覺到俄烏戰爭對其安全有直接的影響,但是歐陸各國卻深深地覺得戰爭就在自家門前,區別二者的就是距離。在距離近、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之下,各國對於戰爭的反應一定比較強,而且離戰場越近,反應越強。然而反應強只是代表需要採取行動來保障安全,並不代表對於發動戰爭的國家一定採取哪一種政策。具體地來說,受到安全威脅的國家最自然的反應是因為懼怕、憤怒與譴責而「抗衡」侵略者,但如果抗衡的選項不存在,則也有可能「扈從」侵略者。
從俄烏戰爭後歐陸各國的戰略抉擇來看,相當切合上述的觀點。離俄烏戰場越近的國家安全越受影響,反應也越強。例如波海三國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與立陶宛就和波蘭成為支持烏克蘭的急先鋒,而距離較遠的傳統歐陸大國,包括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所採取的對俄態度就相對溫和,特別是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後者相當在意制裁俄羅斯對於本身經濟的影響,也強調解決戰爭的方案不可使俄羅斯感覺受到屈辱。至於原本在北約與俄羅斯之間採取中立立場的芬蘭與瑞典,也由於受到戰爭的影響,感受到俄羅斯的威脅,因此申請並獲准加入北約。所以距離近、安全顧慮深、抗衡傾向強的脈絡是很清楚的;而距離相對遠、安全顧慮較淺,抗衡傾向較弱的聯結也是很清楚的。
對於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有沒有「扈從者」呢?白俄羅斯就是明顯的例子。由於白俄羅斯的威權體制受到歐洲的排斥,白俄總統盧卡申科並沒有加入北約、抗衡俄羅斯的選項,因此白俄在戰爭中完全站到俄羅斯的一邊,提供領土作為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基地,並在俄軍撤出北烏後持續與俄羅斯合作,對北烏與基輔進行威懾。白俄所為並非單純的扈從,而是屬於「狼狽為奸」型的扈從(jackal bandwagoning),也就是不僅順從大國,更參與其掠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