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is week's edition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Today, @EgyptMcr sets the record straight on the real purpose of mummification in Egypt, giving us a peak into Manchester Museum's new exhibit. @ASOResearch https://t.co/qV5JoCr9ye
— Jessica Nitschke (@jess_nitschke) March 2, 2023
普萊斯指出有文記載「死者將成為神」,他說現代認定為「妥善保存」的木乃伊,那可能不是目的本身,而是為達成此目的而顯現出的狀態。曼徹斯特博物館這次也展出古埃及後期製作的木乃伊,此時期的木乃伊通常不會把內臟移除,這項事實表示,完整保存遺體並不總是製作木乃伊的目的,也可能從來不是製作木乃伊的唯一目的,而只是處理死亡的儀式其中一環。
「埃及學內部形成一種迷思,推測古埃及人做了很多防腐實驗,他們在一段期間做對了,後來『忘記』該怎麼做。然後技術繼續退步,到了希臘羅馬時期,埃及人不再在意遺體內部的狀態,因此他們就不移除內臟,而只在意外觀好不好看。」普萊斯並不買單,認為那是一種殖民主義的傲慢解釋,他自己的想法是,保存遺體永遠不比準備死後永生的儀式重要。
特展展出閃閃發光的面具和寶石,繁複象形文字、圖騰和畫像,數千年前的木乃伊仍然栩栩如生。儘管現在木乃伊都平放展示,不過有人推測這些古埃及後期的木乃伊當初很可能直立擺放,在數年甚至數個世代期間公開展示,被視為一種神聖的雕像讓民眾瞻仰。展覽沒有提供棺柩的掃描圖像,讓參觀者看看遺體保存狀況如何,或者死者是否膝蓋退化或死於癌症;展場昏暗的燈光喚醒黃金的色澤,讓參觀者產生崇敬之情,這正是特展著重的宗教特性。
Mummy mask of an unidentified deceased. It dates to Ptolemaic Period (304-30 BC), and is made of gilded and painted cartonnage, a material fabricated from layers of linen or papyrus covered with gesso and then gilded and/or painted.
— Archaeo - Histories (@archeohistories) November 13, 2021
Manchester Museum#archaeohistories pic.twitter.com/Mxi9rFxjXn
閱聽人研究結果:展示人類遺骸強化種族主義的刻板印象
普萊斯說:「我想擺脫生物醫學的詮釋,讓展覽集中在人變成神這個部分。我不是說科學研究都不好或不該那麼做,不過這是一次好機會,從另一種角度審視這些文物。」這也是關於尊重,新館長沃德(Esme Ward)表示曼徹斯特博物館的使命是讓不同文化互相理解,就這次特展而言,工作團隊認為傳達「我們從來不應看到木乃伊包裹底下的東西」這個訊息非常重要。
也有部分人認為根本不該展示木乃伊,例如2020年牛津的皮特.里弗斯博物館(Pitt Rivers Museum)移除了展覽中的木乃伊、皺縮的頭顱等人類遺骸展品。這項決定的基礎是一項閱聽人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該博物館的參觀者傾向將展出的人類遺骸理解為「其他文化是野蠻而原始的證明,同時強化種族主義的刻板印象」,館方則表示他們移除人類遺骸展品以尊重全球的不同社群。
Unwrapping a mummy at the Manchester University Museum, England, 1908 pic.twitter.com/CD6FdNrt1I
— Caitlin Doughty (@TheGoodDeath) June 4, 2016
普萊斯表示:「很明顯,參與製作這些工藝品的古埃及人,並不希望作品被拆封。」但曼徹斯特博物館策展的考量不只這一層,連現代科技的研究成果也無法說服普萊斯,「我去看過醫院安排木乃伊接受電腦斷層掃描,埃及學家和臨床醫師也在場,但無法由掃描結果做出一致的結論,畢竟電腦斷層掃描是為了活生生的人設計的,而不是脫水的屍體。」西方考古學家拆封木乃伊研究的方式通常帶有殖民主義的態度,而且多半會在過程中損害木乃伊,從維多利亞時代到1980年代一直有機構或團體藉研究名義拆開層層包裹。在那之後,掃描等數位「拆封」方法變成主流,而且從死者貼身的護身符到動脈硬化的程度都鉅細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