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這裡一定有人覺得我扯遠了,這也是筆者一直以來都覺得台灣社會很神奇的地方,我當然知道現在一堆年輕人《論語》可能背不了幾句,更不知道四書是哪四書、五經是哪五經。
我們的社會真的肯定「努力」的價值?
但很神奇的是,雖然這些人在學生時代可能國文、歷史考試拿不到什麼分數,課堂上都在打鬧睡覺,但這些儒家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就是能夠成功地滲透到我們心中體內,甚至變成我們判斷事情的基準,不信大家可以去看看台灣的選民們想像的理想政治人物樣貌,是不是非常地儒家?當你的核心價值被冒犯,引發出暴怒的反應並非完全沒可能啊。
不過提到整個台灣社會共有的儒家核心價值,忽然讓我想到,高舉天然美人、壓低人工美人的動作,似乎不是符合社會追求讚揚「努力」價值的行為,但,我們的社會真的有追求讚揚「努力」嗎?
事實上儒家是反對「努力」和「追求」這種積極行為的,這得從儒家最核心的理念「復古」談起。話說儒家祖師爺孔丘所處的時代,因為外族入侵,讓原先由周王朝姬姓王族建立的秩序整個崩潰,天下亂糟糟,許多人都在想辦法怎樣重塑秩序,而孔丘想到的辦法,就是想辦法召回周王朝行使了幾百年的「禮法制度」。
孔丘想要復興的森嚴禮法制度,是要每個人按造自己的所在階級(周王朝的階級社會沒有人人平等這回事,每個人都屬於各自的階級,階級的界線是不容跨越的)時時刻刻身體力行化成「身體記憶」,在這樣的制度下,每個人的衣食住行都要符合自己的階級(所以儒家的婚喪喜慶各種規定都異常的複雜),用了不適合自己身分的禮法,就是「無禮」、就是「僭越」,甚至就是亂倫,這在禮法社會裡面,是非常嚴重的犯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會讓上層的人害怕秩序沒有被絕對控制。換句話說,這套制度標榜的是「人人安分守己」,絕對不允許人想要靠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階級。
仔細想想,在「安於現狀」和「積極改變」的兩種價值之間,你還真的很難果決地說,台灣現在社會追求的是後者而非前者,甚至在很多校園,你都會聽到努力念書的孩子被同學霸凌的種種實例──而且這種霸凌還不見得與所得的成績有關,很難說原因在於「忌妒」。
競爭成為社會主旋律,「努力」必須被高舉
好在的是這種過時的舊社會價值,很難適應我們身處的工商社會,畢竟「競爭」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旋律,為了應付競爭,我們必須想辦法積累自己的「本錢」,不管是認真念書、磨練技能,或是「進廠大修」改善顏質,才能在這個社會生存。現在想想,被網路鄉民批評「塑膠臉」的,其實很多都有廣泛的「粉絲」追蹤,甚至不少已經是廠商熱愛的廣告代言人。運動員早起練球而看到「凌晨時分的陽光」,成為球迷們熱愛他的理由。雖然有人選擇「躺平」怒責社會不公,但也有不少人仍勇敢向前,相信自己可以靠努力改善自身的遭遇。
當更多人相信努力的價值,拋棄「安分」的陳腐觀念,或許台灣就會朝現代文明社會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