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觀點投書:青農政策走向新創,但應避免路徑依賴!

2023-03-28 05:30

? 人氣

青農示意圖。(資料照,花蓮縣政府提供)

青農示意圖。(資料照,花蓮縣政府提供)

近期看到很多鼓勵青農的政策推出,筆者過去的碩士論文,剛好是分析台灣雜糧業者相關的行動者,在過程中接觸了不少青農,其實青農主要可以分成兩種元素,理念型支撐跟政策支持兩大因素。理念型的支撐來自志同道合的社群互動,從中帶來支持網絡關係,政策支持則是提供了實際援助,在台灣青農的發展上缺一不可。筆者觀察近年來政府的確有意識的想透過政策工具去引導農業發展,但成效往往不佳。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仔細分析關鍵的失敗因素有兩個,第一是政策資源過度集中在少數團體,造成資源分配無法雨露均霑,前期投入者掌握龐大的資源分配話語權,使得無網絡關係的理想主義者很難真的得到援助。第二是缺乏新創科技應用的精神,政策援助很多時候都淪為『為補助而補助』的情況,缺乏創造性的補助,就會變成停滯不前的政策依賴路徑,筆者過去分析台灣的農業政策為何失敗,這就是主因。

但近期筆者在看到全國新任縣市首長的農業政策時,有發現一個亮點,那就是桃園市政府,其率全國之先,加碼提出桃園市青農友善創業貸款利息補助,鼓勵青農引進農業機器人、無人機、AI等智慧農業的新應用,提供其從事農業相關所需資本支出及周轉金,減輕從農的經濟負擔,這種模式大大鼓勵學有所長、懂創新與應用的人才投入農業發展的領域,而這個方向也正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

思索桃園市政府會推出這樣的政策不意外,張善政市長本身是做高科技業起家,跟其他政治人物相比,更能掌握社會脈動的趨勢,來自跨國大企業的經驗,也讓他對於新創領域有相當程度的重視。

但筆者也要提醒,這樣的鼓勵青農科技創新政策固然立意良善,但未來執行時可能需要以下三個面向上的提醒,第一、創新應用的模式不能淪為口號,相關創業貸款的審核需要專業人才把關,既有公務體系無法承擔時,可能可以用外聘審查的方式執行。第二、需要積極媒合青農與老農之間的網絡關係,這兩者所缺乏的東西剛好可以關鍵互補。第三、避免過去為補助而補助的政策依賴,因此前期規劃的受補助對象需要政府高度重視,重視其新創性的應用。

總結來說,除了地方政府在青農政策上的創新外,中央的農業政策也要跟上革新,也呼籲中央政府,看到地方政府好的政策推動時,能夠中央與地方齊心合力,台灣農業的發展才有希望。

*作者畢業自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