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最近通過了一項法案,要求不再把中國列為開發中國家。
3月27日,眾議院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中華人民不是開發中國家法》。法案的提出者,加利福尼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金映玉(Young Kim)在表決前的發言中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體,佔了全球經濟18.6%,他們的經濟規模僅次於美國,美國被視為已開發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應如此。」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回應說,美國無權就中國的開發中國家地位作出裁決。「美國的企圖進一步暴露出華盛頓尋求增加中國發展成本,並強制我們承擔超出能力範圍內國際責任的險惡用心,」環球時報說。
美國國會的要求是否合理?過去40年來飛速發展的中國為何到今天仍被認定為開發中國家?到底什麼時候,這個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才會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
開發中國家VS 已開發國家
中國在其官方敘事中一直將自己稱為開發中國家。中國目前主管外交的最高級別官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在2020年擔任中國外長時說,中國的人均GDP僅為美國的1/6、歐盟的1/4……要求一個剛剛發展幾十年的國家與發展了幾百年的工業化國家對等,本身就是「不平等」。
然而在世界舞台上,人們看到的是另一個中國。與1978年相比,中國GDP提高了40倍,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2023年,中國軍費達到270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把其他亞洲國家遠遠甩到身後。除此之外,中國還構建了金磚五國(BRICS)、亞投行(AIIB)和上海合作組織等一系列由中國主導的國際組織,來挑戰二戰後構建起來的國際體系。
「一般來說,衡量一個國家是開發中國家或是已開發國家的標準是人均收入,而不是整個經濟體的規模,」喬治梅森大學莫卡特斯中心(Mercatus Center)中心高級研究員鍾偉峰對美國之音說。
他舉例說,丹麥或是新加坡這樣的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只有中國的1/4,但是人均下來,他們的數字與美國相當,屬於已開發國家之列。
世界銀行根據人均國民總收入(GNI per capita) 將全世界國家分為四類:高收入、中高收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按照2023年的最新標準,人均國民總收入超過13205美元屬於高收入國家,即已開發國家。
按照世界銀行的數據,2021年中國的人均GNI為11880美元。按這個標準來說,中國確實還屬於開發中國家。然而專家告訴美國之音,世界銀行的定義並不是決定一個國家是否為開發中國家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