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觀點投書:破冰交流後,我對兩岸關係的重新思考

2023-04-21 05:30

? 人氣

前總統馬英九7日結束赴中「祭祖之旅」,下午自上海返抵桃園國際機場。(資料照,顏麟宇攝)

前總統馬英九7日結束赴中「祭祖之旅」,下午自上海返抵桃園國際機場。(資料照,顏麟宇攝)

此次「中國大陸行」雖不是第一次踏上中國大陸,但內心還是無比「期待」而又「緊張」。「期待」的是跟著馬前總統出訪中國大陸,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高度;「緊張」是因為將與大學的學術交流,覺得平日所學還有待精進,另一方面也因島內民眾對內地不熟悉,對於「去中國大陸」,還是抱持著恐慌與負面態度。在返臺回歸日常生活、沈澱些時日後,我對此行產生了更多想法:首先是正常交流,其次是兩岸關係與他國案例比較,最後是近日島內輿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首先,「正常交流」就是秉持平常心,互相交換意見。赴陸頭幾天,因為與接待人員不甚熟悉,彼此都提防著,自己的心情也異常地焦慮,不知道在每日吃飯聚餐時該和同席陸方人員「聊」些什麼。這可能便是雙方不往來、不互信的「最佳體現」。當然這或許也是因為雙方身分和工作特性等因素,許多事情不宜直接討論。但在一次晚宴上有所「突破」的嘗試從智慧城市和科技技術面切入,討論內地的發展。後來慢慢的找到共通點後,就更好交流溝通。

還記得有次,對方本科是學政治的,與我的專業背景相同,我們先討論中國大陸製造業發展和當地的政府政策,接著對方更進一步主動提及曾到歐洲考察的經驗。我們討論了氣候、洋流,以及不同的城市特色。這讓我再次了解到,在做兩岸事務時,具備宏觀國際視野的必要性。

第二,兩岸關係其實不只是單純的區域關係。一旦發生衝突,對國際影響甚鉅。去年發生的俄烏戰爭,導致全球糧食短缺。綜觀烏克蘭內部有近一半人口是俄裔,這使雙方有更多的「實質連繫」,難以從情感和血緣上直接切割。無論是歷史脈絡下的蘇聯衛星國,抑或國內政治的親歐與親俄左右派,都無法忽視,也無法負起戰爭發生的責任。在討論兩岸關係時,人們喜於拿越南、東西德、南北韓等國際上曾經(或仍在)分裂的國家,來做比較分析。越南為冷戰時期的代理人戰爭;德國在國家分裂、國際法人資格的「全部繼承」後,東德併入西德,消失其國際人格,而西德作為繼承國,領土增加但國際法人格不變;南北韓至今未統一,也是國際角力的具體呈現,美國在南韓有軍事基地,自不會希望兩韓統一。另外,統一的韓國,其總產值對東亞的區域經濟帶來的經濟實體上競爭,恐怕也會是日本所不樂見。

而回到兩岸,臺灣跟中國大陸關係的複雜與上述任一案例皆不相同,無法直接套用。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播遷來臺,兩岸在血緣、文化、語言都有著極高的相似性。但分離多年,該怎樣處理,未來尚有許多功課。

20230404-前總統馬英九4日上午前往抗日名將張自忠烈士陵園祭拜,回想起八年抗戰歷史,一度忍不住落淚。(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前總統馬英九4日上午前往抗日名將張自忠烈士陵園祭拜,回想起八年抗戰歷史,一度忍不住落淚。(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最後,兩岸關係的癥結點,在於臺灣人對自由民主價值的認同與堅持。參考前幾日的Taipei Times、自由時報、聯合報可見,報導中臺灣的民眾對「統一」之所以擔心,是害怕我們的自由民主將不復存在,言論亦將受到管制。在加深兩岸彼此認識、交流的同時,也須重視臺灣整體民意的擔憂,老百姓想要的只是安居樂業。只要基本需求滿足了,對於思想和意識形態並不會如此執著。再者,雙方事務應透過直接溝通,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第三方的介入因基於其國家利益的考量下,並不會進行通盤的考量。

此趟赴陸的最大收穫,就是對兩岸關係的重新思考。起初,我一直以為自己曾在中國大陸有生活經驗,就是「了解中國大陸」。但是在看到他們負責實務的領導階層,實際所顧及之層面和「關係」處理的豐富經驗,讓我看到了不同高度及深度。這次有幸看到了這些不一樣的一面,能對兩岸事務在未來決策下,可以「做些什麼」有更好的見地、發想。此篇以馬前總統常呼之在口的「兩岸要避戰、要謀和」為結,希望在未來雙方的多層次深化交流,可以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亞太研究英語碩士學位學程(IMAS)學生,本文為「青年看兩岸」系列,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