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200名樞密院成員參加了查理王位繼承理事會,1953年女王即位時人數同等。
確認儀式分兩部分,國王參加第二部分。
首先,樞密院議長(Lord President)、保守黨議員彭妮·莫當特(Penny Mordaunt)宣佈女王去世。議會司儀宣讀聲明,包括查理的國王頭銜,也就是是查理三世。
公告由一眾人簽署,包括王后、威爾士親王、坎特伯雷大主教、大法官、約克大主教和首相。
王位繼承理事會儀式的第二部分,和選舉產生的國家元首、比如美國總統就任之初的「宣誓就職」不同,取而代之的是,查理宣言表明將堅守憲政,宣誓保衛蘇格蘭教會,並簽署兩份文件以作記錄。王后和威爾士親王見證簽署。
確認理事會儀式結束後,愛丁堡、卡迪夫、貝爾法斯特各自舉行儀式,宣佈新國王查理三世即位。
查理三世加冕典禮
新國王即位象徵性的高潮是加冕禮。
由於需要周密準備,加冕禮不太可能在國王即位不久後舉行。伊麗莎白女王於 1952 年 2 月繼承王位,但直到 1953 年 6 月才加冕。
過去900年間,加冕禮一直在西敏寺教堂舉行。「征服者威廉一世」是第一位在威斯特敏斯特加冕的英國君主,查理三世是第40位。
這是一項聖公會宗教儀式,由坎特伯雷大主教主持。儀式的高潮是大主教把聖愛德華王冠戴在查理的頭上——這頂純金打造的王冠歷史可追溯到 1661 年。
它是倫敦塔珍藏的王室珠寶的核心,只有在加冕禮上才由君主佩戴(尤其是,它重達 2.23 公斤,近 5 磅)。
與王室婚禮不同,加冕禮是國事活動,政府為此付費,並最終決定嘉賓名單。
英聯邦元首
查理三世還成為英聯邦元首。
英聯邦是一個由56個獨立國家(總人口25億)組成的聯合體,在其中14個國家加上英國,國王是國家元首。
這些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安地卡及巴布達、巴哈馬、伯利茲、加拿大、格瑞納達、牙買加、巴布亞紐幾內亞、聖克里斯托弗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紐西蘭、索羅門群島、吐瓦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