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農產銷售有很多縣市首長幫忙出國拓展銷售,但這些背後還是有一些問題值得討論,外銷需要重視冷鏈保存,這一次看到雲林縣跟新加坡的合作,首次有葉菜類的保存,這是一個突破,對於我們從事農業者,這是一個很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過去因為冷鏈技術的不成熟,我們很多農產品只能在地銷售,連跨縣市銷售都是問題,農作物推廣冷鏈技術的建立,是農業發展的一大課題,而不同的作物涉及的預冷技術處理也不同,亟需政府專業介入輔導。而這一次外銷新加坡的葉菜類冷鏈技術展現,讓我看到一種商機的展現,眾所周知新加坡、香港等地地稠人狹,本地農業很難發展,青菜需求亟需進口滿足,一旦能穩定輸出葉菜類,也能讓農民們不只仰望內需市場,更能創造外銷市場。
這一次筆者還有觀察到一個重點,那就是雲林縣政府用『雲林良品』的品牌嚴選外銷至新加坡規模最大的超市,從過去農產品牌成功的經驗來看,區域品牌的建立有助於產品銷售,像是紐西蘭奇異果、日本夕張哈密瓜,品牌有助於農產的銷售,而雲林作為台灣農業首都,發展這樣的嚴選模式,也有助於農產外銷,當外國人吃烏魚子、吃花生等產品時,甚至吃我們的鳳梨釋迦時,能想到我們這些縣市名稱、甚至台灣的名稱,或許有一天當台東的鳳梨釋迦在國際上成為品牌、雲林烏魚子成為品牌時,我們就不用這麼辛苦了,但別人的成功是建基在高度中央與地方的合作規劃上,那台灣呢?
當各國的農業產銷政策積極導入品牌思維時,我們的農委會還在半吊子,做事做一半,不積極建立行銷管道,遇到問題只會推託,而且遇到檢驗問題,也是放給我們農漁民自己面對。
台灣有一個結構性的問題,我必須要點出來討論,農產銷售是全民之事、是國家重要政策,但是我們國家卻非常不團結,綜觀世界其他國家都是用國家力量去行銷,可是台灣卻依賴各縣市政府自己想辦法,不只資源部集中、更有藍綠相互競爭的問題,當各地的縣市首長積極在幫農漁民找生計時,我們的中央做了什麼整合規劃?做了什麼資源調度?外銷不是只要撒錢的便宜行事心態,外銷涉及到藥物檢驗、供貨冷鏈、品質保證、關貿互動等事項,單靠一個地方政府,絕對無法擴大成果,亟需中央介入整合主導。
單靠地方政府如雲林的張麗善縣長帶隊銷售,這只是點的突破,接下來如何整合其他縣市變成線的連結,進而形塑出台灣農產銷售品牌面的建立,非常考驗當政者的能力與決心,筆者身為青農,也希望有朝一日,台灣農產品也能成為高貴、穩定的代名詞,可以成為除了高科技業外的台灣另一種驕傲,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投入,一起創造屬於台灣的價值。
*作者為釋迦農,投入無毒轉型種植已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