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內學者研究,台灣在2010年至2013年四年間傳統紙菸的平均走私數量逾1億5千包,佔整體菸品市場的20.3%;加熱菸走私部份則是從2016年起開始被海關查獲且逐年增加,根據學者在2021年研究推估,2019年至2021年間加熱菸的平均走私量逾2千7百萬包,同樣也有逐年升上趨勢,顯示台灣菸品走私問題不容忽視。
立委林為洲日前也召開記者會指出,當時《菸防法》在朝野協商時,就已經針對新興菸品不去取締提出質疑,國健署保證說只要《菸防法》一通過就立刻全面取締,但新法3月22日公告至今已一個月,新興菸品亂象頻傳,代購網站都還買得到新興菸品,網路上出現眾多號稱草本萃取、不含尼古丁的加熱菸形象廣告,仔細一看都是來自中國的品牌,網路也瘋傳加熱菸7月就會上市的訊息,「國健署到底取締了什麼?」
學者點出走私問題關鍵 取得成本高、供需不平衡就會有地下經濟
許多專家學者在菸防法修法前提醒政府應提出對應的配套措施,盡量避免菸品走私和地下化的問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客座教授陳治維受訪時表示,「會有走私現象就是市場上有需求。」他以英國情況為例,在英國菸品的取得成本很高,10支小包裝的紙菸大概是10塊英鎊左右,而一瓶啤酒的價格則是3塊英鎊左右,「菸品的售價跟取得成本其實是很高。」
陳治維表示,從經濟學原理來看,只要供需不對等就有地下經濟的出現,政府既然已經決定了政策方向,除了提出配套措施降低社會問題之外,另外就是透過稽查達到嚇阻效果,各國政府面對走私問題大都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假如不去思考很通盤,那我們接下來要遇到的狀況就像英國一樣,需要大幅查緝,因為我們並沒有解決社會的根本問題,就是需求沒有被滿足。」
菸品管理存在主觀負面標籤 學者建議從稅收情境進行思考
陳治維指出,國內在討論加熱菸或電子煙的合法性時存在「主觀認定」的爭議,同樣都是有成癮性的可樂或咖啡,因為社會觀感相對沒有那麼負面,所以好像比較少人在討論,但菸酒類的商品因為社會觀感負面而被高度的關注。他認為,「作為政策制定者或研究者,知道這對整體人民的健康福祉沒有幫助,但它就是市場經濟」,因此政策的思考方式應該是「切入的角度是否合理?」
陳治維認為,政府無論是在傳統紙菸或新興菸品的管理,「其實還是要回到稅收」,菸品屬於管制品,而社會上對菸品也存有負面觀感,所以政府需要介入管理,它就有課稅的必要性,「而課稅是管制的一個工具」,而隨著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在調整稅捐或者是其他方案的時候,得思考「我們的情境是什麼?」
陳治維指出,台灣近年菸捐實徵金額均在250億以上,2017年更是高達321億,而這些收入有半數是投入健保準備金,因此在思考調整菸捐時,應該要考慮是否會危害到社福政策的穩定性,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為了社福政策的穩定性,健保準備金是否不應該再依賴菸捐,那就得去想其他的稅收來源,「這才是對台灣整體發展比較好的一個討論方向。」
【吸菸有害健康,害人害己;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