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基金會「美國民主往何處去」系列講座,19日下午由對外關係協會會長夏立言擔任主持人,並邀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戴雅門(Larry Dianmond)、前駐美代表沈呂巡展開深度對談,以探討美國民主政治遭逢的危機、困境為基礎,並進一步探討台灣政治當前遭遇的困難。
曾任駐美代表的沈呂巡,則就他在華府近距離觀察的角度,對戴雅門的論點進行補充。沈首先回顧,1950年代的美國,共和黨跟民主黨互相指控對方導致中國淪陷,而60年代面對兩極化的全球政治局勢,美國想要捍衛所謂的自由世界,因此對蔣介石很支持,當然還是有自由派國會議員批評蔣在台灣的流亡政府是少數統治多數,不過比例很低。
沈呂巡說,70年代尼克森跟季辛吉決定與中國和解,這是爭議很高的政策,後來很多台灣留學生到美國,畢業後繼續留在美國,很多不喜歡蔣介石、中華民國政府的人,便成立遊說團體,這也是利益團體導致國會對立嚴重的現象,但儘管他們持續遊說,有些最保守的共和黨員還是持續支持中華民國。
解嚴之後,民主黨、共和黨對台灣的歧見逐漸消失
時間來到解嚴後,沈呂巡指出,當時很多海外台灣人回到台灣參選、成為政治人物,原來民主黨、共和黨對台灣的歧見也因此逐漸消失,甚至結盟來支持台灣。
而在此時,身為國會聯絡官的沈呂巡,也認知到不能只有共和黨支持,每一項決議都必須有保守派跟自由派議員支持才行,因此和同事一同強力推動,最後1995年李登輝回到母校康乃爾大學訪問時,眾議院投票是396票同意、0票同意通過,而在此之後跟台灣相關的法案,國會幾乎都是全數贊成通過。
「保守派老朋友突然變成敵人,自由派議員突然變成朋友」
沈呂巡也舉80年代的紡織品配額法案為例,台灣當時對美國來說是第一大出口國,當時有參議員提出法案,要降低台灣輸美紡織品30%,外交人員雖然極力阻止,但還是通過了,最後才被雷根否決,「這讓我們發現,保守派的老朋友突然就變成敵人,而自由派議員突然變成朋友」,他認為,有時候不是意識形態分歧,但其實應該是要case by case,要看不同案例來研究。
對於國會議員立場分歧的狀況,沈呂巡則認為,很多議員即便立場不同,私底下仍是好朋友,此外很多議員都是韓戰、二戰老兵退伍, 就有人會說「不要跟戰爭英雄爭辯」,像參議員杜爾(Bob Dole)是在二戰中受過傷,一隻手不能動,但他仍堅持每天早上都用一隻手打領帶,因此人們會尊重這些人,美國國有這樣尊重戰爭英雄的傳統。
沈呂巡最後指出,美國所有國會議員都是愛國者,他參加九一一紀念動時,不管哪一黨的參議員,唱到《天佑美國》時都會落下淚來,但在台灣,兩極化的問題則是非常嚴重,尤其是對國家認同有非常嚴重的分歧,是台灣還是中國或者中華台北,分歧都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