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頭馬車困境未解 環保署組改的未竟之業
5月9日,環境部組織法於立法院三讀通過,行政院環保署正式升格為環境部,但組改之路曾歷經屆期不連續等障礙,被迫砍掉重練2次,走了整整12年才完成修法。對比先前所提出的草案,本次修法仍有些不完美之處,從原本包山包海,整合各類天然資源的「環境資源部」。到後來為了因應氣候變遷而加速組改進程,不得已放棄與其他部會橫向整合的計畫,單獨推動環保署升格環境部。但也因此招致原地升格、改革做一半的批評,究竟為何原先夢幻的環境資源部計畫會中途跛腳呢?
遍及山林水土的環境資源部構想
依照現行法制,山、林、水、土四種類別的自然資源保育與管理職責,是分屬在不同部會,除了現有的環保署之外,還有農委會、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等等,甚至連看似毫無關聯的退輔會,因為過去軍隊開發山林資源的歷史背景,所以也有一小部分的森林保育業務,可謂是多頭馬車,倘若遇到突如其來的災害,將難以即時行動。故2012年環境資源部草案以事務性質來區分,將山林水土的主管機關重新分配給環境資源部,徹底解決權責歸屬:
1、山:併入內政部營建署所屬8個國家公園管理處(當時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尚未成立),並升格為國家公園署。
2、林:併入農委會所屬林務局、退輔會所屬森林保育處,並升格為森林及保育署;併入農委會所屬林業試驗所、特生中心並升格。
3、水:併入經濟部所屬水利署,並兼管自來水公司後,成立水資源管理會;併入交通部所屬中央氣象局。
4、土:併入農委會所屬水保局、經濟部所屬地質調查所,升格為水保及地礦署;併入內政部營建署所屬下水道工程處,升格為下水道及污染防治局。
從環境資源部到環境部的轉變
從2011年開始,行政院推動環保署組改,直至2018年之前都是以環境資源部的方向推動,在去年才確定改為環境部,也不併入其他部會機關的業務,環境部草案終於在今年修正通過,而且在修法之前,環保署先行成立氣候變遷署籌備處,用來辦理先行作業。然而,推動了十餘年,立意良善的組改方向,為何會突然改變,甚至連現任環保署長張子敬在立法院答詢時,都承認過去環境資源部的方向才是正確的,究竟行政院的考量因素為何?
根據環保署在立法院審查時所提的書面報告,以及環保署對外的說明,其主要原因是部會間業務的橫向整合曠日廢時,同時為了加速完善臺灣因應氣候變遷的法制與組織,而且立法院已經在年初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環保署也配合成立相關機構等等。但整體而言,天然資源管理權責不明的歷史共業,仍然亟待解決。雖然立法院民進黨團於審查環境部組織法草案時提出附帶決議,要求行政院成立自然資源整合治理小組,但回顧過去的經驗,由行政院成立小組統籌治理例子,成效多不如預期。像是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即是一例,因為每個部會都有永續計畫須執行,而該會議並非行政單位,沒有固定開會時程,也沒有固定的幕僚團隊,導致其橫向溝通不易,難讓其他部會聽命指揮,甚至在2020年連一場工作會議都沒開過。倘若環境部的自然資源整合治理小組又重蹈覆轍,該如何能擔負起帶領臺灣走向2050淨零碳排的重責大任?
環保署組改已塵埃落定,但環境資源部的整合構想尚未完全付諸實現,也藉此修法機會,讓長期被忽視的天然資源管理議題浮上檯面。眼下仍有許多因歷史共業,而造成業務疊床架屋的案例,例如:根據地球公民基金會的統計,國家公園與林務局林班地的範圍,有超過96%高度重疊,甚至還有退輔會森林保育處來湊一腳,同一塊地可能就有3個主管機關的權責歸屬問題需要解決。筆者期望未來的執政黨能有效整合各部會,將散落在不同部門的環境保護業務,移交由統一的專責機關負責,如此才能與環境部相輔相成,實踐減緩氣候變遷的目標。否則,有效率的天然資源管理,終將淪為紙上談兵。
*作者為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