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亞峰會:習近平「首場主場外交大戲」的門道和熱鬧

2023-05-17 18:00

? 人氣

長期研究中亞局勢的台灣國防部下屬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侍建宇對BBC中文說,習外交東行「遇到僵局,只能朝西走」。在印太地區遇到阻力的中國更會希望去歐洲發展,這就意味著要在中亞這個必經之路搶佔有利地形、在政治影響力和經濟層面都能有更多突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官方媒體稱,在中國與中亞五國領導人的共同擘畫下,「一帶一路」在中亞的高質量發展可期可待。但是,習近平能否持續在中亞「大撒幣」推進一帶一路,也還有一些問號。

侍建宇認為,問題是雙方的。從中亞國家來看,他們沒有加盟太多的國際條約,約束程度不夠理想,「先拿了錢再說,欠下許多債務」;從中國角度來看,疫情持續三年,目前自身經濟也存在難題。

他說,中國會維持、推動已有的項目,但「一帶一路」策略在中亞「調整是一定的。否則,只有影響力增加,沒有太多實際的經濟收益。」

做配角的中亞五國:「別無選擇」

中亞承東啟西,連接亞歐,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中國需要中亞的市場和影響力,中亞也需要中國。

在經濟層面,畢竟, 中國已經是中亞五國最大的貿易和投資夥伴。根據官方數字,2022年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額達到70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截至2022年底,中國對中亞五國直接投資存量近150億美元。

一個具體例子:在中亞五國GDP名列前茅的哈薩克, 現任總統托卡耶夫年輕時畢業於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也曾在中國留學,並且作為前蘇聯外交官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工作生活多年,漢語流利,是個中國通。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哈薩克很早就把目光投向這個鄰國。

哈薩克自然資源豐富,經濟以石油、天然氣、採礦、煤炭為主。但她與西鄰俄國在經濟上無法互補,還處於競爭關係。哈國向歐洲的油氣出口要經過俄國,被俄國徹底控制。相反,東鄰中國需要大量進口油氣等資源發展經濟,讓哈中有了更多共同語言。

2007年,中哈間建成首條陸路跨境原油運輸管道,讓中國改變了以往原油進口依賴海上運輸、實現了能源進口多樣化; 哈薩克則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俄羅斯的鉗制。

侍建宇說,美國已經從阿富汗撤軍,去年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俄羅斯的角色今非昔比,中國成了中亞可以依靠的唯一大國。

他說,中亞國家中有的希望得到更多中國投資、發展關係,有些「就算不想要但也沒辦法」,比如吉爾吉和塔吉克,已經欠下中國太多外債。

「和中國來往是中亞現實的需要,因為他們沒有別的選擇。」

但是,中國在哈薩克投資的一些石油礦業工司曾被指與當地腐敗官員勾結、引發環境污染、涉入土地爭議,引發當地民眾對中國的不滿和反對。在吉爾吉斯,中資基建、採礦等項目也曾引發抗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