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援助台灣與烏克蘭大小眼,讓部分國會議員對拜登政府非常不滿。像是共和黨籍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去年就致信布林肯與奧斯丁,要求「優先考慮武裝台灣,而不是烏克蘭」,因為「對美國的國家利益而言,台灣比烏克蘭更重要」。霍利當時指出:「奪取台灣是北京控制印太區域的下一步。如果北京成功併吞台灣,將對美國的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和行動自由產生可怕的影響」、「(因此)如果台灣和烏克蘭都需要武器,應該優先提供台灣。」
如同許多智庫所警告的,霍利也認為「台灣很容易遭到中國封鎖,緊急情況開始後才向台灣運送武器將極其困難」、「現在就對台灣運送武器方能阻止衝突,任何蹉跎都會危及此一目標」。《華爾街日報》去年指出,由於美國對烏克蘭提供大批武器,使得對台軍售的交付進度出現嚴重遲延,包括反戰車的標槍飛彈與防空的刺針飛彈都無法交貨。霍利也在信中對布林肯抱怨,美國對台灣積壓的軍購訂單已從一年前的「超過140億美元」增加到「187億美元」。
在16日的聽證會中,美國防長奧斯丁並未表示將軍援對象從烏克蘭改為台灣,而是要保持對雙方的軍事供應。他說五角大廈需要國會批准更多資金來補充美國的武器儲備,並稱每宣布一項縮編計劃,都會對美國的武器儲備造成衝擊。此外,奧斯丁沒有說明美國這次將對台灣提供何種武器或裝備、也沒有提出援助時間表。不過《路透》指出,透過「總統撥款權」提供武器往往是從目前美軍的庫存中提取,作為2023年預算的一部分,國會批准使用「總統撥款權」對台灣提供價值10億美元的武器援助,這次的援助計劃則是10億美元軍備當中的第一筆。
由於美中競爭加劇、美國國會兩黨又一致抗中,原本批准相關預算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但美國目前正遭遇提高債務上限(目前為31.4兆美元)的爭議,共和黨人堅持拜登政府削減未來開支與赤字、方能換取提高債務上限一年,但拜登則主張國會不該把「限制政府未來開支」當成先決條件。奧斯丁16日作證時也警告,難以預測的政府撥款程序都將傷害美國在與中國競爭時的優勢,「即使國防部的預算沒有被砍,降低其它各部會的預算也將損害我們的競爭能力」。
對於美中競爭,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美國正以前所未有的積極態勢,努力遏制中國取得先進技術來發展軍事與侵犯人權,而拜登政府正透過戰略性的運用出口管制來限制中國取得先進技術。雷蒙多在聽證會上強調,商務部的實體清單共有超過2400個實體受到出口管制,中國與俄羅斯的受限實體數量就佔據前兩名。不過國務卿布林肯發言時則說,美國會謹慎處理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不會主張與中國脫鉤。他說:「我們不尋求與中國發生衝突或進行新冷戰,我們並不想遏制中國,而是想與中國繼續保持全面的貿易和投資關係,我們的大多數盟友和夥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