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作為常常穿梭於醫院的工作者,自然而然看到很多醫護、家屬之間的辛酸。長照之下的壓力,很多時候都是壓垮一個家庭最後的稻草。近期新聞報導的巴氏量表爭議,導致的醫護暴力,張育美委員就點出一個問題,當病人都已經癱瘓在家,家屬申請巴氏量表卻仍然沒通過,因此也無法雇用外籍看護,長期以來,第一線醫師時常面臨是否開立巴氏量表的壓力,甚至三總亦發生因醫師拒絕開立量表,而遭家屬毆打的醫療暴力事件,事件並不是單一現象,而是沈痾已久的問題。
我們不禁要反思台灣的長照系統是不是有什麼嚴重的問題,當需求被量表限制時,那真正的需求應該如何滿足?
其實在醫院,我幾乎每年都會看到相似的爭吵情況,問題一再重演,更多時候是家庭無法負擔高額的醫療費用,請一個外籍看護平均一個月要3.2萬起,本土的看護甚至要5萬元以上的費用,對於一個家庭就是一份薪水的支出,在這樣明顯的經濟差距下,多數家庭都會希望能聘請到外籍看護。
但也衍生其他問題,為了能請到看護來做其他雜事,筆者身活周遭就有出現一種亂象,一個家庭的確有需要照護的老年人,但其實還未喪失自理能力,家人卻會以金錢去購買巴氏量表的許可,申請看護,違法使用人力到商業營利。
就像很多長期關注醫療發展的立法委員提到的修法建議,巴氏量表的機制是不是需要被揚棄,改用更適合的評估方式,這也是政府必須要去處理的問題。
現在關鍵的問題在於開立巴氏量表的權力落在專業的醫生評估中,但是醫生很多時候並未能第一線深入了解情況,導致在開立時跟需求有落差,落差就會造成誤會,自然而然矛盾就產生。
這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結構性的問題。當巴氏量表的評估機制未能整合至整個長照系統時,那這些衍生的醫護暴力、醫病衝突就會不斷再製。
在政策上筆者建議除了專業的醫療評估外,有關部門應認真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調整社福人員的待遇,讓每年大學社服科系畢業的學生,在受完專業訓練後,願意投入職場,然後協助醫療體系與社福體系的配合。
*作者為骨科儀器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