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的,應當是使用「中國大陸」、「大陸地區」、「大陸」等的用語,才是符合認同「九二共識」的一中原則。中華民國憲法本身就是「一中」憲法,認同「一中」、認同「九二共識」是符合憲法精神與原則。台商喊出認同「九二共識」,不能只是為了商業利益,卻根本什麼都搞不清楚,或者只是隨便喊喊認同「九二共識」,實際作為卻另一套,這樣的心態很容易就發生悲劇。
再舉個例子,風傳媒3月底刊登〈誰說在台找不到九二共識?看看台商的例子〉,「李榮福日前參加海基會舉辦的春節聯誼活動,發言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被大陸廣大網友指責為兩面台商,一方面又要賺大陸錢,一方面又回台搞台獨」。因此,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有限公司發表聲明表示,今後不會再與福貞金屬包裝有限公司發生任何業務關係。
李榮福發現事情大條了,才「刻意」花錢買聯合報、中國時報頭版(沒買蘋果與自由)的廣告來澄清,特別強調「堅決反台獨」與認同「九二共識」,「本人一貫堅持反對台獨,也呼籲台灣當局順應民意,為台灣人民尋求最大福祉,回歸九二共識的正確軌道,致力促進兩岸經濟文化融合,並為復興中華民族共同努力。」
試問日後有多少廣大台商必須依循李榮福的「路徑依賴」?想要賺人民幣,就不要搞台獨,並真心認同「九二共識」。同樣的,85度C事件爆發後,國台辦又再次提「我們立場是一貫明確堅定的,歡迎台灣企業來大陸投資興業或發展。同時,我們反對,也絕對不允許任何企業,一方面在大陸賺錢,一方面去支持台獨勢力和活動」。換言之,前進大陸必須瞭解與認同「九二共識」,方可避免許多無知的錯誤。
「兩岸關係與大陸研究」的人才斷層
即便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在臉書發文指出,從2008年任悠遊卡公司董事長爭取與85度C合作以來,據他個人觀察,85度C「不參與政治,也不是支持台獨企業,而是腳踏實地每天為生存而奮鬥的台灣企業家」。然而,真正問題的癥結點在於,該公司領導階層搞不清楚狀況,將搞台獨的用語和認同九二共識的用語錯置,「中國」、「大陸」傻傻分不清楚,在民族意識強烈的大陸民眾眼中,給人家玩「兩面手法」的意象,便產生被大陸網民貼上「台獨符號」的現象。
坦白說,85度C事件暴露出一個危機現象,懂兩岸關係與大陸研究的人才出現嚴重斷層,照道理說,台灣企業前往大陸發展,應當可聘用這個學門訓練出來的碩博士,碰到需要危機處理時,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較為妥善地替公司處理兩岸問題,較可避免因無知所造成難以挽回的錯誤。
然而,由於該學門是屬於社會科學範疇,被企業界普遍認為沒有所謂的「專業技術」而難以被重用,也就導致一堆該學門培養出來的碩博士不務正業,難以學以致用。諷刺的是,目前長住大陸的台灣人口多達200萬,這麼多台商、台企等駐大陸發展,難道都不會碰到需要處理關於兩岸的問題?理當「兩岸關係與大陸研究」應當是顯學,可是,當我們仔細去了解,卻會發現現在狀況並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