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與美元利差擴大,壽險業海外投資避險成本高昂,為了減少避險成本,壽險公司從客戶收進來的新台幣保費,不再轉成外幣進行海外投資,而是改成投資起新台幣計價的債券ETF。開發金控核心子公司中國人壽今(31)日也指出,目前規劃新台幣債券ETF的配置占比,要達到總投資資產的5%~6%。
中壽今年3月底總投資資產約2.2兆元,5%~6%的投資配比,代表可以持有的新台幣債券ETF介於1,100億~1,320億元。中壽並未揭露已經持有多少新台幣債券ETF部位,但投資長謝欣欣說,目前離規劃目標很遠,會盡量做到5%~6%的中性水準,仍須看市場狀況而定。
開發金今日下午舉行法說會,謝欣欣在問答時段,答覆媒體提問時做出上述表示。她並指出,中壽的投資策略,美元保單收進來的美元保費,會配置在國外債券,因為不需要換匯,有助減少整體避險成本、提升投資收益。
至於新台幣保費,避險成本偏高下,不會匯出做國外投資,而是比較傾向於在國內投資,譬如:新台幣債券型ETF。
另外,金管會保險局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預估可讓中壽的避險成本下降0.25個百分點,考量前述因素,預估今年全年避險成本目標在1.5%左右。
中壽為了順利接軌2026年的兩大國際制度,積極進行商品結構轉型。總精算師謝如涵表示,商品策略持續聚焦高價值、高CSM(合約服務邊際
,即預期未來能產生之利潤)的保單。中壽今年第1季,符合保險局定義的保障型商品,FYP市占率接近12%,市場排名第二,僅次南山人壽。
謝如涵表示,中壽今年第1季FYP為155億元、年減約30%,相較整體壽險業FYP衰退約39%,中壽的表現相對穩定。該公司預估,今年全年FYP將較去年701億元持平。
儘管保費業績難以成長,受惠於商品結構調整,中壽預估今年VNB(新契約價值利潤)可以有5%~10%的成長,該公司去年VNB為213億元。
清償能力指標方面,中壽3月底RBC(資本適足率)為260%,較去年底走低20個百分點。謝如涵表示,RBC下滑主要反映2026年接軌ICS(保險業清償能力新制度)的C3風險係數影響,隨著近期資產評價回升,中壽4月底RBC已經回穩至275%。
謝如涵說,中壽預計發行100億元的10年期以上次順位債券,預估可進一步提升RBC約20個百分點。
中壽預計發債籌資100億元,母公司開發金也有籌資計畫嗎?開發金總經理暨執行長龐德明答覆媒體詢問時說,開發金的雙重槓桿比率,3月底已經從去年底的127.5%滑落至124.9%,已經改善合規,暫無增資需求。
壽險公司的VNB、CSM、增資需求,彼此環環相扣。壽險界先前傳出消息,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緊盯CSM累積速度不夠快的壽險公司,已經在5月的第三個禮拜約見中壽總經理黃淑芬,希望「沒有富爸爸」的中壽要提交3年CSM累積計畫給保險局,據說施瓊華很善意地提醒,如果CSM累積速度不夠快,增資壓力將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