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存錢、花錢:《做自己的人生教練》選摘(3)

2023-06-21 05:10

? 人氣

棉花糖實驗可以與花錢做個簡單類比。比方說,不要現在就把所有錢花光,存下一部分投資於他處,到最後你會有更多錢。這不是要你人生只顧著數錢。但你會希望有足夠的錢,除了能過上你希望的生活,還能資助你關心的人事物。人賺錢的目的不只是替未來存錢,因為當下在你人生發生的事也很重要。(我的朋友瑪麗都說,你總不會想一輩子替六十五歲的你當契約奴隸。)但是為你的二十歲、三十歲負責的同時,能不能也為你的六十五歲、甚至八十歲負責呢? 這也是長大成人的考驗之一。沒錯,收支平衡是一組複雜的難題。這也是本章所要討論的重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雖然看起來沒那個必要,但金錢經常觸動人的情緒,有時觸動的程度甚至超乎預期。我們對金錢的初始認識,直接受父母的行為和態度影響—他們怎麼分配(或不分配)飲食、房租、日用品、醫療等基本花費;對物質財富抱持何種態度;是容易衝動購物,還是堅決不買任何他們認為沒必要的物品;對開銷是開誠布公,還是覺得必須隱瞞;其中一方花錢是否需要另一方同意;金錢是否引起紛爭—這些記憶像背景音樂一樣,每當我們思及錢的問題,就會自動在我們的腦中播放。而後我們會以父母留下的觀念為基礎,建立自己對金錢的態度和決定。

負責花錢,也要為花錢負責

● 我有沒有把錢花在「對的」地方(誰決定什麼是對的)?

● 我有沒有欠信用卡債,我對購買那些東西有何感受?

● 我是否靠學貸來完成學業,對於這項投資,我覺得值得還是後悔?

● 我會不會打開帳單來看(就先別說付清了),或是不敢面對?

● 先不論值得的意思,我選擇的工作「值得」嗎(誰決定值不值得)?

● 我所受的教育,是否代表我應該比現在更懂得理財?

● 我信任另一半的財務決定嗎?

● 我是不是用錢來突顯我的價值?

● 我是不是被這個商家或這個朋友佔便宜?

● 我能接受與這個人分攤花費嗎?

● 我是不是仍接受父母資助,我覺得心安理得嗎?

● 為什麼我犒賞自己的時候有罪惡感?

阿姨在此希望你能獲得一些鼓勵,了解金錢可以為你所用,而不是一件令你恥於開口、徬徨迷惑,甚至害你長久焦慮的事。阿姨希望你明白,錢不只是左腦(分析)的強項,也是右腦(創意)可以大為發揮的概念。你和金錢的關係,牽涉到你這輩子會反覆問自己的一些最基本的問題。如何賺錢或花錢,並沒有單一正確的做法。至於掉眼淚嘛,人長得愈大,愈少為了事情哭,錢也包含在內,因為我們愈來愈清楚自己何以會做此決定。把錢花在自己認定最重要的事物上,我們就不太會為錢落淚。甚至還可能因為做的決定獲得豐厚回報而歡喜落淚,並且引以為傲,因為我們有所犧牲才得此結果。忍耐片刻換得兩個棉花糖,然後盡情品嘗,有時能為我們帶來無限喜悅。

《做自己的人生教練》書封。(感電出版提供)
做自己人生教練》書封。(感電出版提供)

*作者為茱莉・李斯寇特-漢姆斯(Julie Lythcott-Haims),曾任史丹佛大學新生與大學部輔導主任,在校期間卓越貢獻獲史丹佛最高榮譽「丁克斯皮爾獎」,2022年當選美國帕羅奧圖市議員。本文選自作者著作《做自己的人生教練:致富、堅強、受人喜愛—史丹佛大學的生涯規劃必修課》(二冊不分售/感電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