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對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成為龐大醫療經濟負擔的慢性病之主要族群,台灣所衍生之醫療自主及善終需求,勢將日增。政府對此之解方,本希冀能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以《病人自主權利法》促使高齡者得達「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病人善終權益、促進和諧醫病關係與醫療發展」之立法目標與精神,這如意算盤恐如前述已有失算,復以台灣近年因醫療父權消逝,致醫療糾紛逐年增加,嚴重影響醫病關係與信心。矧就醫療事故與糾紛之「數量」的增加,或許只是反應社會的事實現狀;更應憂心的是,醫療糾紛加深社會裂隙、進而造成衝突與醫療暴力不斷。因此,如何讓醫方與病方對善終的「溝通」與執行,不再存有障礙或認知差異;確切實踐病人自主權法之立法初衷,唯藉善終樂齡教育之方,得有效的提升健康與法律兩識能(health & law literacy),方能使醫病彼此有共識或交集的和解基礎。
況且雖因醫療科技發達,但國人「不健康年數」,亦隨平均餘命逐年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國人一生中長照需求時間約7.3年,重度臥床約8.5 個月,遠超過歐美各國。面對高齡社會的挑戰,其重點不應只在失智、失能之後的長期照護配套措施,面對生命的各種遭逢,惟釐清自我價值與信念,才能在事前作思考準備與抉擇,活出生命的品質和意義並創造健康老化及有品質的生命末期生活,得以在「生者心安,亡者靈安」的願景中,獲致完善的歸宿。
善終觀念的推廣,過去多應用在癌末或安寧緩和病房之病友與家屬、或是醫療人員,較少應用於意識清楚之樂齡學員。或許深受我「未知生焉知死」之傳統思想影響」。然就筆者的研究,特選針對於善終與死亡議題有較高心理防衛,與民情風俗禁忌影響的南台灣地區30餘個樂齡學習單位之五百多位學員,作為準實驗之研究對象,全部正式問卷回收率為97.8%,有效問卷率為96.6%。結果顯示,若得給予樂齡學員適當有效之善終樂齡學習,如活潑生動之多媒體教學內容、方式與先備知識,且配合相關案例情境,則可使其轉化學習成功。
如對善終觀念之需求,相較過往相關研究多用於安寧緩和病患與家屬,本研究所針對醫療較能自主之樂齡學員,顯示正向關連。另過往為了見最後一面而延長急救或無效醫療的對抗疾病直到最後一刻,致高齡者無法在善終與自然死的醫療權利義務衡平下,做出正確的判斷、關懷、包容與尊重的抉擇,亦得由統計結果顯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