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宜春面臨著很大的成本劣勢。分析師表示,從鋰雲母中分離鋰的成本可能高達每公噸10萬元人民幣,而從鹽水中則為四至五萬元,從鋰輝石中提取則為五至六萬元。
直到北京今年削減電動汽車補貼後鋰價暴跌之前,成本差異還是可控的。
「更高的成本令人擔憂,特別是如果鋰價仍處於下降趨勢的情況下,」 電池金屬分析師阿瑞納·楊說。
他預計鋰價最早明年從目前的32萬元降至10萬元,因為全球盈餘正在形成。
「自然資源混亂」
使鋰雲母的前景進一步黯淡的是環境破壞日益受到關注。
在通往白石礦的路上,可以看到紅色條幅上寫著:團結起來打擊自然資源亂象。
鋰雲母的提取和冶煉會產生有毒的副產品,如鉈和鉭,會造成嚴重的水污染,廈門大學助理教授吳偉(音譯:Wu Wei)說。
據媒體報導,宜春當局已經在錦河水中發現了有毒物質。
埃里克·諾里斯(Eric Norris)是世界頂級鋰礦商「雅寶公司」(Albemarle Corp ALB)負責儲能的總裁。諾里斯說,美國的礦工絕不會被允許進行在中國看到的那種鋰雲母的加工。
「這需要巨大的環境成本,」諾里斯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
去年12月,永興特種材料科技(Yongxing Special Materials Technology)表示,其子公司宜春工廠停產10天,當局正在調查錦河的水質異常。
大約在同一時間,中國媒體《澎湃新聞》稱,「永興特種材料科技」的工廠是伊春的四家工廠之一,這些工廠在該地區的主要供水來源河流的水樣中發現高含量的鉈後暫停生產。
路透社尚未獨立證實這些污染事件。永興沒有回覆要求置評的電子郵件。多次打到宜春市政府新聞部門的電話無人接聽。江西省政府的新聞部門也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宜春鋰電池新能源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呂軍錶示,到2025年,如果宜春達到每年50萬噸碳酸鋰產量的目標,將產生約1000萬噸的尾礦廢渣。
這將是宜春目前尾礦處理能力的十倍以上,北京非營利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馬軍援引公開的信息說。
「以前,地方環境監管並不嚴格。隨著現在越來越嚴格,宜春的鋰資源將失去競爭力,環保成本也更高了,」馬軍說。
目前,許多公司在向前邁進的同時,也尋求更好地控製成本,鈷金屬(Fastmarkets)高級分析師Vicky Zhao表示。
但問題一直籠罩著伊春的雄心壯志。
「瑞銀集團」(UBS)的分析師預計,2022年至2025年間,中國鋰雲母鋰的供應量將增加兩倍,達到28萬噸,佔全球供應量的13%,遠低於宜春的目標。
「除非鋰雲母生產商找到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來解決環境和成本問題的方法,否則它仍將是鋰輝石之後的第二選擇,」英國諮詢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分析師李琦(音譯:Li Qi)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