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蔡政府針對18-21歲的年輕世代發放1200點的文化幣,預計嘉惠90萬人,希望藉此提振藝文消費,可是這項政策背後的運作邏輯,我觀察到一些現象以及結構性的問題需要被重視與解決。
先說結論,我認為文化幣是一項失敗的政策!
原因如下,首先政府還是以消費振興的邏輯去看待台灣萎靡不振的藝文產業,人為只要撒幣就能帶來經濟消費刺激,可是卻忽略文化消費跟一般消費不同,需要長時間的習慣培養,因此此項政策發布後,筆者就在網路上發現一個狀況,許多大學生開始抱怨限制很多,甚至想要私下變現賣掉,另外很多人也在研究如何鑽漏洞去買一些非藝文類的商品。
這顯示一個現況,多數的大學生,千禧世代寶寶在手機世代的薰陶下,習慣快文化、消費主義的依賴,對於閱讀、甚至文化展演本身就不會有太大的興趣,將文化幣政策視為政府另一種撒幣政策,對於CP值非常執著,因為網路科技的方便,也讓他們自小的知識養成不太需要透過書本,只要有網路即可,而網路世界片面化的資訊,也就造成愈來愈多人思想扁平化的問題。
筆者記得誠品董事長吳旻潔董事長針對現在實體書市場萎縮的回答,他提到當我們做文化出版是在價格競爭的時候,在糾結背後幾塊錢的利潤,代表背後整體的藝文產業鏈其實很辛苦。台灣在網購通路市場的興起後,科技帶給我們方便,但也是競爭,同時也將書店提供的場域文化破壞殆盡。前一陣子出版社針對通路商瘋狂壓價格一事,在立法院就舉行公聽會討論通路惡性競爭,對於台灣藝文發展的傷害。
當文化與知識可以秤斤論兩的販賣時,這個國家的藝文發展將受到空前的災難,藝術創作、思想累積本身就不是用錢能夠量化的東西,文化的底蘊精髓在於累積之後的創作爆發,一個國家的興盛除了物質的進步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精神力的展現。
當然筆者不諱言文化培養本身需要資本的投入,但是在面向上就更需要長期性的投入,誠品代表的書店文化或許是一個值得借鏡的手段,當他把閱讀變得通俗、舒適時,更能吸引一般人進入到藝文產業,而非過去仰賴文化資本累積成的隔閡,創造大眾能簡單接觸藝文,藝文發展需要平民化,為何文化發展優異的國家會成功,因為他觸及到普羅大眾,當我們認為藝術鑑賞是高大上、閱讀經典是困難的事情時,先進國家卻把這兩件事變得很庶民,而非針對少數菁英份子而已。
當我們在糾結一本書便宜幾十塊錢,不仿想想實體店面帶來的消費體驗跟藝文發展的助力,或許正是我們對於藝文的支持,才會讓台灣成為一個更美好的地方。先進國家之所以能成為先進國家,不單只是物質上的進步,更重要的是文化精神上的穩健發展。
*作者為公民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