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民意調查可信,三位總統候選人最近的走勢是:侯友宜起不來、賴清德下去了、柯文哲上來了。兩大政黨被勢單力薄的柯文哲壓著打,讓人想起2017年的法國大選,單槍匹馬自組新黨參選的馬克宏居然勢如破竹,打敗法國傳統的兩大中間主流政黨,贏得總統寶座,馬克宏從此獨領風騷,兩大政黨迄今一蹶不振。柯文哲會是台灣的馬克宏嗎?
根據TVBS公布的最新總統大選民調,相較上個月,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支持度增加10個百分點,來到33%,由第三名反超藍綠候選人而躍居領先;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讓出領跑地位,排名第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下滑,位居第三。
對於這樣的民意發展趨向,兩大政黨候選人故作輕鬆狀。侯友宜說,選舉像跑馬拉松一樣,他有自己的配速,會堅定自己的選舉節奏與步伐。賴清德則說,民進黨目前的確比較逆風,但採取高標準處理每一個事件,希望重新得到社會的諒解與支持。柯文哲倒是冷靜以對,表示民調「看一看就好」,他不相信一個月內的民調會差到十個百分點,「沒這回事」。真的「沒這回事」嗎?
近期幾份民調,都呈現柯文哲或民眾黨支持度上升的趨勢。聯合報五月下旬民調顯示柯文哲逼近侯友宜;菱傳媒民調顯示柯文哲首度站上三成;台灣民意基金會發表「台灣人最新的政黨支持傾向」民調,民進黨24.6%、民眾黨22.2%、國民黨20.4%。各項民調顯示,柯文哲從過去的老三變成老大或老二,竟然還超過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令人訝異。不管可不可信,民調至少顯示一個趨勢,民眾黨和柯文哲崛起,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
關鍵在於柯文哲已成青年的偶像。TVBS民調交叉分析顯示,柯文哲在年輕族群支持度上顯著領先,支持度在廿至廿九歲民眾為58%,高於賴清德的17%及侯友宜的12%;在卅至卅九歲選民中,柯文哲支持度為55%,賴清德28%,侯友宜12%。不過,除了年輕族群外,民眾對於既有政黨的不滿意,給柯文哲鋪墊了支持度上升的基礎。柯文哲和民眾黨最近沒做什麼好事,也沒噴出什麼金玉良言,而柯聲望鵲起的主因應是藍綠的表現太令選民搖擺。
馬克宏兩次當選總統,其實主要競爭對手都是極右派,兩國中間政黨痿弱不堪。法國傳統的左右兩大黨社會黨與共和黨由於無法提振法國競爭力衰退問題,又無法緩解社會各族群的不滿情緒,支持度持續下墜,2022年時只剩下個位數字,第一輪選舉結果出來,溫和的傳統左右兩黨加起來不到7%,甚至不能領政黨選舉補助金。法國的經濟表現長期不如德國,德國作為歐洲經濟整合的領頭羊與贏家,吸引了最多的資金、技術、人才與企業,不論是在GDP、人均GDP、貿易與出口表現,都遠遠超越法國。
法國經濟競爭力不足,導致國內政治的治理與分配都出現了捉襟見肘的困境,兩大中間政黨長期執政卻無法改善經濟表現不如德國的困境,證明保守黨與自由黨都無法解決經濟問題。相形之下,馬克宏有創見、有挑戰既得利益的勇氣以及建構諸多對症下藥的精準政策,讓選民對他寄以厚望。台灣經過三次政黨輪替,內內外外問題越來越嚴重,兩黨的政績、作為與體質都讓選民失望,因而亟思變遷,寄希望於第三政黨。然而,馬克宏無論針砭問題與所提解決方案都嚴謹而精明,說服力和可行性都有可觀之處。
台灣有換黨執政的民意,但缺乏有別於兩黨而足堪寄望的新政策規劃。國民黨兩度失去執政權,反映一些選民對其厭惡與不滿之情深重,至今未完全刷新形象。民進黨全面執政績效不彰,且其抗中保台牌已經失靈。柯善用運用最通俗的語言戳破兩黨的不是與不足,燃燒他黨照亮自己,坐收如簧口舌的紅利,但迄今沒有任何足以服眾的新政策主張。然而,光憑巧妙的話術就能讓聲望與支持度持久不洩嗎?何況柯文哲不僅言多常失,而且沉穩不足,經常流露自高自大本性,又語多刻薄,常引人反感。
他沒有馬克宏的思考深度與人文素養,更沒有他對政策的深刻見解與精準把握,所發言論多屬譏諷妙言,缺乏穩當性與深度性。柯文哲的最大問題在於狂妄自大,比如他怒嗆美國智庫學者葛來儀:「不要扯我的名字,誰理你啊,你覺得你有多重要?」狂妄之情溢於言表。談到釣魚台主權時,他說:「台灣漁民不是想要這塊土地,只希望到那裡捕魚。」簡直是出賣國家利益。對於訪台的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羅森柏格,他也喊話:「她要見我的話,請她移樽就教到高雄。」他言說不夠莊嚴,甚至輕佻胡言,比如當選後要統領網軍癱瘓對岸網路之類的發言,哪有國家領導人的修為與樣貌?
柯文哲確有急智反應功力,也常妙語如珠,但對於對敏感或是複雜的問題多不願碰觸,常以詼諧口語轉移話題,令人對其觀點摸不著頭緒。尤其他擅長言詞而而拙於施政,致使他主政下的台北市,市政滿意度在廿二個縣市中敬陪末座,唯一稱冠的「政績」是主政八年更換了113位首長。在三足鼎立的態勢形成之後,他過去的作為必然被兩大政黨及其候選人嚴格檢驗,支持度能否長久居高不下,不無疑問,而要成為台灣的馬克宏,需要努力空間就更大了。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