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亞洲富豪》根據同名暢銷小說改編,15日在美國上映後好評不斷,甚至登上北美周末票房冠軍,但這部清一色由亞裔演員主演的電影,卻為了避免種族歧視,在不少國家上映時被更改片名,將「亞洲」2字拿掉,導演朱浩偉對此表示,保有「亞洲」2字的挑釁意味可以創造話題,這樣很好。此外,電影故事的發生地,也是原作者關凱文的老家新加坡則認為太過強調華裔,沒有完整展現新加坡的種族多元。
各國譯名大不同 台灣忠於原著
《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各國的譯名都不盡相同:德國跟新加坡刪掉亞洲二字,取名《瘋狂富豪》(Crazy Rich)、義大利叫做《瘋狂與富豪》(Crazy&Rich)、香港是《我的超豪男友》、台灣維持原著名稱、中國則大改成《摘金奇緣》。
許多德國觀眾不懂為何要避諱「亞洲」二字,根據《美國亞裔報》(NextShark),1名德國插畫家在Instagram上發文質疑:「我不僅無法在我居住的城市看到《瘋狂亞洲富豪》,官方甚至還刪掉亞洲這個詞,德國你為何要這樣?」另1位民眾則提出疑問:「為什麼這部電影要叫瘋狂富豪而不是瘋狂亞洲富豪?我的意思是,故事畢竟是關於有錢的亞洲人。」
導演拒改片名:具有挑釁意味,能創造話題
德國之聲中文網指出,該片導演朱浩偉回憶拍攝期間就有許多人反對在片名中加入「亞洲」二字,甚至直接要他更改片名,朱浩偉則拒絕,「原著就叫做《瘋狂亞洲富豪》,這個名字具有挑釁意味,能夠創造話題,我覺得這樣很好。」《紐約時報》中文網「每日一詞」單元則指出,Crazy(瘋狂)、Rich(富有)、Aisan(亞洲人)3個字拆開來看都不難,但放在一起時,「Crazy」可以形容「Asian」,也可形容「Rich」。
儘管「crazy rich」並不符合文法,但這是口語用法,解釋為「超級富裕」,《時代》雜誌就寫道,這是一部「純粹逃避現實的幻想電影,1個灰姑娘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1個亞裔美國女性在新加坡見男友家長的故事:他的家庭豐富多彩,且真的超級富有。」
新加坡不滿只是「炫富」 批評為展現民族多元
而不管角色們是為何而瘋狂,朱浩偉和關凱文都認為人物的瘋狂才是故事核心,他們一致認為這部電影中,「即使有奢糜場景,你要看的東西遠遠超過於此。故事的核心是關於1個家庭、1對情侶、1個母親和1個兒子,這才是故事真正瘋狂和豐富之處。」
不過《瘋狂亞洲富豪》22日在新加坡上映後,評價褒貶不一,支持者認為此片顛覆西方對亞裔的偏見,是繼1993年《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後,20多年來首部亞裔演員主演的好萊塢電影;另一方則批評該片沒有展現出新加坡民族多元的一面。1名新加坡旅遊局的工作人員強調,電影不應該只展現新國的富足與奢華,還應該展現出社會的多元,因為這才是新加坡真正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