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政府應維持離岸風電開發市場的多元競爭性

2023-06-29 05:30

? 人氣

國民黨立院黨團召開「蔡政府能源政策何去何從?」記者會,立委費鴻泰( 左起)、曾銘宗、謝衣鳯、吳怡玎出席。(資料照,柯承惠攝)

國民黨立院黨團召開「蔡政府能源政策何去何從?」記者會,立委費鴻泰( 左起)、曾銘宗、謝衣鳯、吳怡玎出席。(資料照,柯承惠攝)

根據政府的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離岸風電裝置容量要佔至少40GW以上。同時,為了讓再生能源能夠長遠發展及確保國家能源安全,以能源轉型與國家安全平衡的前提下,離岸風電本土化是政府能源政策未來的必然走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離岸風電的產業結構總共分為上中下游,上游廠商主要負責風力發電機具的組成,諸如原材料、零組件及配件、次系統之供應與風機設備系統組裝都屬於離岸風電上游的服務範疇;中游廠商負責則是提供所謂的整合服務,諸如風場規劃、營造及維護;下游廠商則是負責風場開發及營運。

依照經濟部的規劃,上游廠商的風力機零組件、電力設施、水下基礎設施及船舶製造等,是經濟部要求國產化的指標項目。在最高時,原本設定100%國產化目標。但在確定100%國產化目標滯礙難行後,經濟部不得不將國產化的目標下修到了60%,甚至到了第三階段第二期,可能還會下修到50%。

其背後的主因是,經濟部提出相關的行政契約更為嚴苛,也因為俄烏戰爭等國際情勢的影響,讓開發商投資成本提高、預期報酬率降低,令諸多外國風電開發商開始對台灣市場卻步。

在此背景下,某些大型開發商開始以提高裝置容量限制、提升經濟規模和效益為由,向政府喊價,欲從現行的500MW+100MW,一口氣增加到1GW(幾乎一個核電站發電量)。

然而,綜觀整個離岸風電開發商,只有極少數外資開發商有能力開發到如此巨大的容量。若政策因此為特定廠商量身訂做,最終結果就是:開發商大幅減少,市場結構淪為寡占市場,甚至造成整個風電和綠電市場受限於極少數大型風電開發商。

由於替代能源大行其道,國際能源署估計未來5年內,石油需求增幅將明顯縮減(圖片來源:德國之聲)
綜觀整個離岸風電開發商,只有極少數外資開發商有能力開發到如此巨大的容量。(示意圖,圖片來源:德國之聲)

依照目前市場融資行情,光一個500MW的專案融資就高達800至850億台幣。在離岸風電市場中,能夠吃下750MW以上的開發業者實在屈指可數。再者,銀行團是否有能力融資750MW容量以上的風場更是一大問號。

能源業作為國家高度特許的產業,政府若一味放寬裝置容量限制,等於變相鼓勵市場結構的失衡,容易導致開發商寡頭化的結果;長期下來,開發商寡占化將會反過來提高對政府、本土供應商,乃至於購買綠電企業的議價能力,最終不利國家的能源自主發展、提升本土供應商技術、提高綠電普及率的三重目標。

尤為甚者,對於一些畸零、不具經濟效益的風場,只能淪為海洋孤兒,讓海域空間利用無效率化。

因此,吾人建議,政府應當持續維持500MW的容量限制,並通過政策鼓勵的方式,讓風電開發業者更有誘因利用經濟效應不大的畸零風場(500MW+畸零風場),一來可讓離岸風電市場維持多元競爭力、二來也可提升海洋空間的妥善利用率,更能讓政府更能掌握國家能源目標的進程。

總的來說,在追求能源自主化的前提下,雞蛋不應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無論是能源來源或開發商),維持市場的競爭性絕對有其必要性。政府應當積極輔導中小型開發商持續開發風場、提升本土供應商的技術競爭力,才是兼顧能源轉型與國家發展的適性做法。

*作者為資深國會助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