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沃爾吉安表示:「至少短期內,俄羅斯及中國之間的雙邊貿易將增加,這僅僅是因為俄羅斯無法實現宣稱的進口替代,而中國的進口產品最有吸引力,可以取代目前受制裁市場所損失的供應。就此而言,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不太可能對俄羅斯進口需求產生重大影響。」
The rise in exports from China to Russia has more than offset the drop in exports from the G7. The notion that export controls can somehow stop the Russian war machine is - unfortunately - fanciful. Global trade is far too decentralized. Lowering the G7 cap is way more effective. pic.twitter.com/b5KnVRg2g4
— Robin Brooks (@RobinBrooksIIF) June 27, 2023
然而,她指出這種強烈的依賴可能會破壞俄羅斯想與中國建立更平衡夥伴關係的努力。她表示:「由於中國對進口俄羅斯大宗商品的需求減弱、原油價格下跌、俄羅斯盧布貶值,俄羅斯的貿易條件勢必惡化。」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全球能源政策中心(Center on Global Energy Policy,)研究員米特羅娃(Tatiana Mitrova)指出,俄羅斯幾乎所有新能源大型計畫都瞄準中國市場,其中包括俄羅斯國營石油公司(Rosneft)領導的東方石油計畫(Vostok Oil project)、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領導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Siberia-2)天然氣管線計畫。
對中國的日益依賴,加上能源在貿易結構的主導地位,讓俄羅斯更容易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衝擊。米特羅娃表示:「如果中國經濟放緩,或者例如如果中國出於能源安全考慮而對這些計畫不感興趣,避免過度依賴俄羅斯進口,那麼俄羅斯的內部投資能力將不得不只將焦點放在軍事複合及消費品進口替代……這不足以促進經濟成長。」
西方公司的制裁及離開導致俄羅斯經濟必須重大重組後,中國作為重要進口替代來源的角色也可能變得複雜。俄羅斯智庫「蓋達爾經濟政策研究所」(Gaidar Institute for Economic Policy)一項企業調查顯示,俄羅斯製造商將中國供應商視為西方設備替代品最受歡迎的來源,該調查發現,截至今年1月,67%的俄羅斯企業已改用來自中國的設備。
然而,中國出口商面臨二次制裁(secondary sanctions)的風險越來越大,這可能會破壞這個轉變。6月23日,歐盟委員會在第11個制裁方案對3家規避歐盟對俄羅斯制裁的中國企業實施貿易限制。俄羅斯政府希望中國能至少暫時緩解俄國與國際資本市場的隔離,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5月訪問中國期間呼籲新投資就說明了這一點。
Russian PM Mikhail Mishustin has arrived in China for business forum and talks with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https://t.co/HJTptoBTSm pic.twitter.com/cxc2pUFqH6
— Al Jazeera English (@AJEnglish) May 23, 2023
然而,中國國營企業可能會謹慎對俄羅斯的新投資,不僅因為二級制裁的風險增加,還因為俄羅斯市場的成長潛力有限。此外,私人資本可能會對俄羅斯不斷惡化的商業投資環境及最近的徵稅變化保持警惕。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首席經濟學家格沃爾吉安表示,「國家的經濟影響力不斷擴大、俄羅斯國內穩定的不確定性、未來幾年與西方的關係」讓投資者變得謹慎:「經過30年的整合,中國的貿易及投資最多只能略微減輕俄羅斯經濟與西方經濟痛苦脫鉤帶來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