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牙還牙 唐獎得主薩克思來台與學子談「溫柔的復仇」

2015-05-01 20:00

? 人氣

南非前大法官Albie Sachs奧比薩克思至建中演講(楊子磊攝)

南非前大法官Albie Sachs奧比薩克思至建中演講(楊子磊攝)

南非人權鬥士、同時也是起草南非憲法的大法官奧比‧薩克思(Albie Sachs),今(1)日受唐獎教育基金會的邀請,來到台北市建國中學,與學子們談論他為南非人權及自由民主奮鬥的心路歷程,還有他在遭受炸彈攻擊而失去1隻眼睛及1隻手臂時,如何放下「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進行「溫柔的復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以哭泣破題 薩克思:個人情緒需被重視

薩克思以「哭泣」破題,談論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在追求民主及人權的過程中,了解自己以及理解與自己立場不同的人、並且放下仇恨是非常重要的。薩克思說了一段自己成長的故事,也是南非每個小男孩共同的成長經驗。他表示,自己在小學就讀男校時,經常遭到老師不明就裡地處罰,但因為哭泣會被其他男孩排斥,所以他也就決定壓抑自己的情緒,然而在爭取民主的過程中,其實個人情緒需要被正視。

當薩克思流亡海外、在英國倫敦起草南非憲法時,同時也在英國爭取獨立的北愛爾蘭共和軍人士找他討論「自由鬥士可否哭泣」?當時對方的結論是否定的。但薩克思強調,人畢竟是血肉之軀,感到悲傷的時候是可以哭泣的,有些時候你欣喜若狂,有些時候你泫然欲泣,自由鬥士和各行各業在社會所期待必須嚴肅的專業人士,其實都可以哭泣。

「民主法治才是最好的復仇」

南非的種族衝突造成許多傷害,然而薩克思強調,「真心悔改是有意義的!」他提到他與意圖在莫三比克炸死他而未得逞、但仍害他失去手臂和眼睛的兇手見面,並且原諒對方的故事。在他擔任大法官期間,1位叫亨利的男士主動找上他,告訴他自己就是意圖謀殺他的兇手。薩克斯回憶,在亨利說完謀殺過程以及原由後,他告訴亨利自己仍無法握手道別,亨利也相當喪氣地離開。然而有一天亨利告訴薩克思,已經到真相和解委員會坦承自己的罪行後,薩克思也就願意和亨利握手言和,亨利離去後也哭泣了2個星期。對於2人之間的恩怨可以化解,薩克思強調「我很感動,代表我們活在同一個國家。」

20150501-SMG0045-008-唐獎法治獎得主Albie Sachs奧比薩克斯至建中演講(楊子磊攝).jpg
唐獎法治獎得主薩克思至建中演講。(楊子磊攝)

薩克思因炸彈攻擊而受傷在英國療養時,他曾收到1封信件,告訴薩克思「我們會替你復仇。」然而薩克思卻強調,有民主有法治才是最好的復仇,雖然法院在開庭審理該案時,因罪證不足而釋放嫌犯,但他卻覺得這才是法治的國家應有的合理裁決。

薩克思勉學子:提高格局、做自己

薩克思以自身經歷勉勵高中學子。他說,台灣校園霸凌也時有所聞,許多人在遭受霸凌後,因為覺得心有不甘會想要復仇,去教訓傷害自己的人。但薩克思強調,這代表心裡其實還有個黑暗的角落,要去了解對方為何要這樣對你、提高自己的格局,進行溫柔的復仇,而不是懷恨在心。

薩克思鼓勵每個人要勇敢做自己。他勉勵學生,要拒絕別人對自己貼標籤,更無須擔心自己的特殊氣質會被嘲笑,可以透過各種文字或藝術的方式,讓自己的想法和情緒自然流露,要以身為一個獨特的人為榮,而非盲從在別人的看法下而不能明辨是非。

薩克思認為,要學會不要壓抑自己以及做自己,才能搏得其他人的信任,以及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要學習利用勇氣表達自己,如果只是活在別人的意見之下,也只是個很悲慘的人生,即使是老師和父母對你有一些看法,但也要有自己的主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