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製造業庫存問題還沒解決!55.4%業者存貨超過正常水準,預估等到Q4才能改善

2023-07-04 17:24

? 人氣

截至今年6月,在面臨去庫存壓力的業者中,仍有超過半數的存貨量超過正常營運所需水準。(示意照,AP)

截至今年6月,在面臨去庫存壓力的業者中,仍有超過半數的存貨量超過正常營運所需水準。(示意照,AP)

2022年景氣趨緩、市況低迷,許多製造業者面臨堆積如山的庫存壓力,去化進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最新調查顯示,截至今年6月,在面臨去庫存壓力的業者中,仍有超過半數的存貨量超過正常營運所需水準,將近半數業者估計必須等到第四季才能改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為有效預判未來半年國內外經濟情勢與產業狀況,讓各界掌握更即時的產業訊息及總體經濟脈動,中經院受國發會委託,自2013年6月起每半年進行一次「台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

中經院今(4)日公布,2023年上半年調查顯示,全體製造業有43.4%回報2022年起面臨去庫存壓力,甚至因此遭受存貨跌價損失、資金斷鏈或客戶要求降價等難題。

面臨去庫存壓力的業者中,44.6%業者截至今年6月已將庫存去化至「低於」或「等於」正常營運所需,但是仍有55.4%業者目前存貨量超過正常營運所需水準,而且目前存貨量平均約為正常所需的148.7%。

這些製造業者中,超過半數已經或預計採取「與供應商調整延後訂單交貨」(67.8%)以及「誘使客戶下單或拉貨」(54.5%)。

從產業別來看,化學暨生技醫療、基礎原物料與交通工具產業去庫存相對積極,採取「減產歲修」都是業者勾選比例排名前三。

相較於2022年下半年調查時,將近七成業者(68.4%)預計存貨量高於當前營運所需的情況在「2023年Q2前」可改善。然而,根據最新出爐的2023年上半年調查顯示,只有9.9%回報存貨量高於當前營運所需的情況在「2023年Q2前已改善」,目前將近半數(47.1%)面臨壓力業者預計該情況,必須等到「2023年Q4」才可改善。

(延伸閱讀:全球化真的走到盡頭?張忠謀闡述新定義,但也反問「這還能算全球化嗎?」

89.6%製造業未達最大產能 主因訂單服務需求不足

中經院也指出,製造業2021年下半年一度高達40.0%製造業回報已達最佳/最大產能,但2023年上半年只有10.4%製造業達最大產能,根據廠商回報,「訂單服務需求量不足」(85.2%)是製造業未達最大產能的主因,其次為「對未來不確定性,主動降低產能以保留現金流量」(20.4%)與「缺工」(16.4%)。

從產業別來看,「缺工」皆為化學暨生技醫療、食品暨紡織以及基礎原物料產業勾選比例排名前三的原因。化學暨生技醫療、電子暨光學、交通工具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勾選比例僅次於「訂單服務需求不足」的原因均為「對未來不確定性,主動降低產能以保留現金流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彥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