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溶不了共產黨,然而國共在抗戰中並沒有決裂,主要有二個原因:其一、在舉國一致抗日的大環境裡,蔣不敢公然大舉剿共,只能暗中搞。其二、毛澤東對蔣介石的挑戰有時針鋒相對、有時退讓,儘量不導致決裂,也就是毛氏所謂既團結又鬥爭的策略:一方面維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中央政府之下,奉蔣介石為最高統帥;另一方面則維持紅軍及共區的獨立與自主性,不惜先斬後奏或斬而不奏。因此衝突與矛盾固然不斷,共產黨仍繼續奉行國共合作的既定政治策略。毛澤東不肯決裂、蔣介石不敢決裂,只好走既團結又鬥爭之路。毛擺好棋譜請蔣來下,蔣自非對手。蔣雖在軍事上占優勢,卻在政治上處處被動,愈來愈退居劣勢,難怪蔣在1940年3月9日記道:「唯共產黨作祟為可恨耳」。蔣以共為死敵,毛豈有不知之理?曾說「過去十年的蔣介石是反革命的。為了反革命,他創造了一個龐大的中央軍。有軍則有權,戰爭解決一切。這個基點,他是抓得很緊的。對於這個點,我們應向他學習」。
西安事變之後國共合作已如弦上之箭,但蔣介石始終不喜歡國共合作的提法,因這種提法把國共對等起來平起平坐,豈其所願?因他不承認共產黨是合法的政黨;他不要聯共而要溶共,想把共產黨合併於國民黨內猶如軍隊之收編,化掉以後實現一個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的理想。所以周恩來雖一再向蔣表示國共合作的誠意,蔣總是大剌剌地回答說:「不要提國共合作,只要提與我合作就行了」。蔣介石從盧溝橋事變到武漢棄守,忙於應付兇猛的日軍進攻,尚無餘力來對付共產黨,國共之間因而暫無摩擦。值得注意的是,蔣毛對付日軍進攻的戰略已見其異。蔣打的是正規的陣地戰,兵力不易集中,面對敵人強大優勢的火力時,常陷於被動挨打,付出慘痛的代價,往往導致一瀉千里的大潰退。毛打的則是運動戰,發動廣大人民群眾打遊擊。朱德、彭德懷等共軍將領掌握機會深入敵後,建立越來越多的抗日根據地,包圍敵人占據的都市與交通要道,易於擾敵而不易被敵所殲。蔣之正面作戰與毛之遊擊戰,可謂國共兩黨抗日的戰略配合。國共於抗戰初期在戰役上的配合,贏得平型關之戰的勝利。日軍第五師團長板垣征四郎在1939年的9月裡,決定突破長城防線進兵山西,全力向平型關一帶進攻。經過9月22、23兩日血戰後,國軍傅作義奉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之命增援,同時共軍第115師由林彪率領拊平型關敵軍側背,林彪的機動靈活戰術與傅作義正面主力防禦相互配合,利用有利地形設置埋伏以待進犯之敵。日軍輜眾部隊於25日早晨進入伏擊圈立遭痛擊,日軍被截斷首尾,至翌日中午已殲敵千餘,並切斷了日軍的交通,有力支持了傅作義的正面反攻,使日軍第21旅團陷入重圍,遂因板垣大舉增援,各部才於9月30日撤離戰鬥。這一仗可謂國共聯合抗擊日軍的第一仗,但也是最後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