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算結婚,最近和男朋友在看房子。第一次買房,有點不知所措。
她問我:「買房子的要領是什麼?」
我說:「買房子有兩個重點。第一是生活機能,第二是保值和增值的可能。」
生活機能就是左有學院,右有醫院,前有市場,後有運動場,滿足上學、看病、買菜和運動等生活需求。房子是買來住的,不是買來渡假的,千萬不要買在山邊海角,看似風景秀麗的地方。
1990年代,我在經濟日報工作,當時成家的同事很多。有人認為山林綠意很重要,買房子買在暖暖、八堵等地方,房子新、單價低、坪數大,窗外有山有樹,但位置偏遠。
有人認為生活便利才是重點,買房子買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報社附近)的巷弄,房子較舊、坪數小,單價較高。
30年過去了。買在暖暖、八堵的人都後悔,因為房價漲幅很有限;買在忠孝東路的人,房價漲了2倍,甚至3倍以上。每一戶的總價都在4,000萬元以上,退休養老不用愁。買房子的成敗,決定人生的後半段。
一般來講,生活機能優,房子的保值和增值潛力就大。通常我給年輕人的買房建議有兩個:
一是「買小不買遠」,在預算不變的前提下,寧可買市區的小房子,不買郊區的大房子。
二是「量大不是福」。不要買大量推案的房子,尤其是重劃區造鎮的房子,因為這些區域的房子供給量大,交屋之後可能有投資客或散客持續退場釋出,丟出來的房子就把區域房價壓下去。
還有,買房子不要急,慢慢看,花半年以上的時間,至少看過20幢房子。每幢房子不能只看一次,中意的房子最少看三次,白天看,晚上看,假日下雨的時候去看,才可以看出住家和生活、交通環境的全貌。
她問我:「看得太慢,會不會喜歡的房子被別人捷足先登?」
我說:「基本上,不是人買房子,而是房子等人買。幾千萬的房子、幾百萬年薪的工作,還有幾億元的生意,都是長期的因果。跟你八字吻合的房子,一定會等你去買它,別人搶不走的。」
最後,我問她:「你們第一次買房,這房子登記在誰的名下?」
她說:「男朋友說用我的名字買。」
這就對了,第一幢房子用女生的名字買,保障並回饋女生的青春,這是男人應有的承擔。
跟她談話的時候,已是傍晚,蟬聲悠揚。蟬在樹上得以高鳴。存錢買房,通常是富足人生的開始。
註:本文收錄在王學呈的新書《無常即是日常,賺錢也可以優雅》,商周出版,網路書店和各大書局均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