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對中政策:從「脫鉤」到「去風險」,戰略轉向還是凝聚共識?

2023-07-06 17:22

? 人氣

歐洲版和美國版「去風險」

細究下,歐美對待「去風險」的出發點不一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德國媒體《商報》解釋,俄烏戰爭讓歐洲警醒,經濟上依賴對手,將會使歐洲陷入受人脅迫的境地,所以要「去風險」。與「脫鉤」不同的是,「去風險」的目的並不是要在經濟上孤立中國,而是要增強歐洲自身的經濟抗壓能力。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則稱,去風險聚焦在高技術,特別是半導體領域,以阻止中國超越西方。美國事實上已經在做了,在晶片等領域築起「小院高牆」。而且似乎效果顯著——根據全球行業協會 SEMI 的最新數據,在美國的貿易制裁下,中國晶片設備銷售額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23%,而全球晶片設備銷售額卻增長9%。

晶圓、晶片、半導體。(美聯社)
(美聯社)

換句話說,歐洲出於自身抗風險的能力,加強自己的產業鏈安全,從而轉移部分產業鏈,達到對華「去風險」的目的。美國則在戰略競爭的高度,通過關鍵領域的嚴格限制,以去除中國作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超過乃至威脅自身的風險。

疫情爆發後,各個國家發現在藥物、醫療用品上不能過於依賴單一市場,否則在極端情況下,會危及自身安全。因此提出供應鏈多元化和「近岸外包」(near-shoring)。長期以來,發達國家依靠離岸外包(off-shoring)降低成本,把訂單轉移到中國等地,而近岸外包可以以降低供應鏈的脆弱程度。

在疫情前後,歐美與中國的地緣政治關係也急劇惡化,在新疆、香港、台灣、俄烏等問題上分歧加劇。美國又推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號召供應鏈轉移到「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

中國的貨櫃碼頭一景。(美聯社)
中國的貨櫃碼頭一景。(美聯社)

上述學者稱,「去風險」就是兩個趨勢合流之後的產物,它有足夠的模糊性,因為歐美日在面對中國時可以定義自己的「風險」。

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院長劉寧榮撰文稱,對歐美日等國家來說,儘管「去風險」所代表的含義並不相同,但可以成為他們在後新冠時代對華政策的最大公約數。歐盟的主流看法是強調「去風險」不同於「脫鉤」,不是孤立中國,而是要增強歐洲自身的經濟抗壓能力。對美國而言,與「脫鉤」相比,這個詞較為中性,比較容易讓世人接受,但美國並不會因此改變在高科技領域與中國脫鉤的戰略,也不會放棄圍堵和孤立中國的既定方針。

中國的「去風險」

西方輿論普遍認為,從「脫鉤」轉向「去風險」,這是歐美日在「鬆口」,試圖淡化與中國緊張關係和陣營劃分。

但中國在官方層面則回應沒那麼積極。

不久前,總理李強訪問德國,他對商界喊話稱,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應該辯證看待依賴問題,不能人為誇大「依賴」,甚至把相互依存與不安全簡單畫等號,「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風險,不發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